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血管通路则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承担着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净化处理,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的重任,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保护好血管通路对于血透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期间如何保护好血管通路。
一、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类型
血管通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常见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AVF)、动静脉移植瘘(AVG)和中心静脉导管(CVC)。其中,AVF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其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且感染风险低。AVG适用于那些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而CVC通常作为短期或应急使用。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选择最适合的血管通路类型,以确保长期稳定的透析效果。
二、正确护理血管通路
1.动静脉内瘘护理。①保持内瘘部位清洁,透前用肥皂水清洗;②透后当天不洗澡,1天内保持穿刺点干燥,禁触水,防感染;③穿袖子较宽松的衣服,睡时不压迫内瘘侧肢体;④禁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输液、测量血压等;⑤避免用内瘘侧 手臂提重物、戴手表、手镯等;⑥内瘘有硬结、淤斑时,在拔针后24小时用薄土豆片敷20-30分钟(3次/日),配合用喜辽妥药膏,并避开针眼处部位;⑦有假性动脉瘤时,要佩戴松紧合适的护腕,防瘤体增大及破裂;⑧透析中造瘘肢体不 随意移动(尤其是新瘘),防穿刺局部血肿;⑨每日2-3次自检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有异样立即报告医生;⑩通路有感染症状及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出血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2.动静脉移植瘘护理。①术后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按时换药;②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③避免在移植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等操作;④严格消毒穿刺部位,采用正确穿刺方法,减少血管损伤;⑤透析结束后,准确按压止血,避免压力不均影响血流。
3.中心静脉导管护理。①任何尖锐物品不可靠近导管;②固定导管胶布勿撕开、拉扯、扭转;③洗澡时避免用淋浴,导管以上部位请以擦澡方式清洁,以预防纱布潮湿容易感染;④勿穿太紧衣物,预防导管牵扯滑脱;⑤睡觉枕头勿太高,勿压迫插管部;6.周围皮肤勿用力抓痒导致破皮;⑥导管位置如放置在大腿内侧,应减少走动及坐姿,穿脱裤子动作,应缓慢避免牵扯导管;⑦透析日由护士换药,非透析日发现纱布潮湿或血迹,请到医院更换;⑧导管非紧急情况下不做它用,如抽血、输液等;10.每日面对镜子比较导管在外的长度。
三、定期检查和维护血管通路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超声波或血管造影检查,以评估通路的血流情况和是否存在狭窄或血栓。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问题,确保血管通路的正常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如通过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来疏通狭窄的血管。此外,患者在每次透析前应自行检查通路的震颤和杂音情况。这可以通过触摸和聆听来进行:用手轻轻触摸通路部位,感受是否有震颤;用听诊器或将耳朵靠近通路部位,听取是否有连续的“嗡嗡”声。如果发现震颤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早期干预。
四、科学饮食和生活方式
①控制饮水量:避免血容量过大导致血管通路负担加重,尤其是在透析之间的日子里。②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同时,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这类食物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影响血管通路的健康和功能。③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和轻度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流动性,减少静脉压力和血管阻力,有助于维护血管通路的畅通无阻。④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护血管通路至关重要。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都有助于维护血管通路的功能。
五、心理调适
血管通路的长期稳定性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长期透析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如焦虑和抑郁,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管的健康。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参加患者互助小组、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药导报》24年第42期,作者:罗定市人民医院 李芹芳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