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沙的王先生是个肉食爱好者,蔬菜水果吃得很少。最近体检结果让他忧心忡忡:甘油三酯偏高,总胆固醇偏高。他发现身边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说该吃降血脂药物了,有的说要完善检查再定夺。
带着困惑,王先生来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主任医师柴晓利为他进行了专业的解答,这也为众多有类似困扰的人提供了参考。
首先,血脂高并不一定意味着马上就要吃药。如果只是像王先生这样轻度的血脂升高,例如总胆固醇处于边缘升高范围(5.2 - 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3.4 - 4.1mmol/L),并且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那么可以先不急于用药。
此时,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关键。在饮食方面,王先生需要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尤其是肥肉、香肠培根,黄油、奶油等食物,还有限制猪肉、羊肉、猪蹄、猪肝、鸭肝、鹅肝、蛋黄等食物摄入,因为此类食物中含大量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进食后会加重脂肪在血管的堆积程度。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取量,保证膳食纤维的充足供应。
同时,要规律地进行运动,像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脂肪。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维持在18.5 - 23.9kg/m²之间,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很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当然我们还要排查一下血脂升高是由某些继发性因素导致,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血脂异常,若能够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个原发疾病,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血脂有可能自行下降。
第二,如果血脂升高较为严重,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那无论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通常都需要使用降脂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因为这种情况下,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比例也会明显上升。
第三,对于那些已经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时,也需要服用降脂药物。其目的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以及死亡风险,一般也是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必要时联合其他降脂药物,如依折麦布等,以促使血脂达到理想的目标值。(低密度脂蛋白应低于1.8mmol/l,总胆固醇应低于4.3mmol/l,甘油三酯应低于1.7mmol/l。)
第四,对于冠心病已经放过支架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要小于1.4mmol/l,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应降至约1mmol/l。
总之,血脂高了是否吃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血脂升高的程度、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以及是否有继发性病因等多方面因素。像王先生这样的情况,柴主任建议先完善进一步的检查,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后,再确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以及制定个性化的降脂方案。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如果发现血脂异常,不要盲目自行决定是否用药,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才是明智之举,这样才能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 邓艳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