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七旬老人刷短视频近视度数高达2300度”登上热搜。家属透露,老人从早到晚手机不离手,本应是“老花眼”的年纪,却受高度近视所困。
老年人作为眼部疾病的高发群体,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娱乐时,如何做到科学用眼?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常见的用眼误区呢?
尽管18岁后,随着眼部发育的完善,视力状态会趋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用眼。过度用眼或病理性近视仍可能导致视力持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和老花眼并非互斥,两者都可能与年龄和生活习惯有关。
近视眼是由于眼轴变长而导致的屈光不正,而老花眼则是由于晶状体和睫状肌老化导致的屈光力减退,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到了一定年龄,都有可能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在暗光环境下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断变化的光影会持续刺激眼睛,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干眼症,加深近视或散光,甚至诱发急性青光眼。对老年人来说,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增加黄斑病变和白内障的可能。
此外,躺着看手机也是视力下降的“元凶”之一。
侧躺着看手机看似舒适,实则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长期如此,不仅会造成视疲劳,而且会导致干眼症、近视早发或近视度数增加过快,甚至发展为高度近视。
平躺时由于眼睛距离手机下方更近,需使用更多的调节,导致眼肌痉挛和近视度数快速加深,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高度近视或诱发斜视。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爱刷视频的你,建议关注以下护眼习惯!
1.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接触阳光。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
2.睡觉不要开小夜灯,灯光影响身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小孩视觉功能的发育。
3.用力挤眼睛,每40分钟的用眼就可以挤眼睛10下,远离干眼症。
4.干眼热敷,加快眼部血液循环,带走代谢的产物乳酸肌酸,缓解视疲劳。
5.远眺,放松睫状肌,减缓近视发展,缓解视疲劳。每20分钟用眼可以向20英尺( 6米)外远眺20秒。
6.高度近视避免极限运动和激烈对抗类运动,防止眼底病变。
7.学习看书等近距离用眼,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与桌子保持一拳的距离,手指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8.少吃甜食有益眼睛。
9.补充叶黄素,叶黄素是人体视网膜黄斑区域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食补,菠菜、甘蓝、南瓜、桃子、辣椒、芒果等。或者通过其它产品补充也可以。
(科普来源:央视新闻、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洲爱尔眼科医院 吴尧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 吴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