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感疫苗研发和病毒学研究中,鸡胚培养技术已有近百年历史。然而,这一过程对鸡胚的要求极为严苛——必须使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SPF)鸡胚。为什么普通鸡胚无法替代?SPF鸡胚有哪些独特优势?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科学问题的答案。


一、什么是SPF鸡胚

SPF鸡胚源自SPF鸡群,这类鸡群在封闭环境中繁育,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确保其体内不含29种特定病原体(如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支原体、沙门氏菌等),且无母源抗体残留。WHO明确规定,用于疫苗生产的鸡胚必须为SPF级。

二、SPF鸡胚的核心优势

1.杜绝外源病原体干扰

普通鸡胚可携带多种病毒或细菌,这些病原体会与流感病毒竞争资源,导致外源病原体占用鸡胚营养,抑制流感病毒增殖;污染引起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使检测结果失真;若污染病原体混入疫苗,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出现疫苗安全隐患。

2.消除母源抗体中和作用

普通鸡胚可能携带母体传递的抗体(如抗流感病毒抗体)。这些抗体会中和接种的病毒,导致病毒扩增失败,还可能改变病毒抗原性,使疫苗株失去免疫原性。

3.保障病毒遗传稳定性

流感病毒在鸡胚中传代时易发生适应性突变(如HA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改变)。SPF鸡胚的“纯净”环境可减少非必要突变,维持病毒株的基因一致性,这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至关重要。

普通鸡胚的潜在风险案例

1955年,美国脊髓灰质炎疫苗因普通猴肾细胞污染SV40病毒,导致数百万人暴露于致癌风险。2018年,某实验室使用普通鸡胚分离流感病毒时,意外检出禽腺病毒,导致整个实验批次报废。这些教训都凸显出SPF材料在生物制品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SPF鸡胚的应用场景

疫苗生产:全球90%的流感疫苗依赖鸡胚培养,WHO规定必须使用SPF鸡胚。

病毒分离:临床样本(如咽拭子)中的流感病毒需通过SPF鸡胚扩增以获得纯化毒株。

基础研究:研究病毒致病机制、药物筛选等实验,均需排除环境变量干扰。

五、结语

尽管SPF鸡胚成本高昂(价格是普通鸡胚的5-10倍),且产能受限于严格的繁育条件,但由于SPF鸡胚如同病毒培养的“无菌实验室”,其纯净性保障了流感研究的精准度和疫苗的安全性,短期内,在流感病毒鸡胚分离培养中仍无可替代。

撰稿: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邹静波主任技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爽副主任技师

来源: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