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数智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数字化”是技术概念,而“数智化”属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两者虽有联系,但层面相去甚远。
“数字化”追根溯源,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香农证明的采样定理,即用离散的序列可以代表连续的函数,形象地说,万事万物都可以纳入0和1的算筹,任何具象都可以抽象为数字而已,都可以进行“数字化”。
认识到了“数字化”的道理,这只是第一步,但要想实现“数智化”,就需要各方面的技术进步,开发数字技术与应用数字技术,就需要人先行进步,在这一进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数智化”的概念。
定义
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既包括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又具备智能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数智化”是一个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加持下智能地分析和应用数据。相较于更加关注效率的数字化,“数智化”强调了数据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及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是技术在更高维度的创新。“数智化”具有挑战和改变传统结构、开辟新发展“赛道”的潜能。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变不仅能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满足居民的差异化价值,更是城市敏捷治理的重要基础。
起源背景
数智化(Digital Intelligence)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结果,其概念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反映了信息技术的演进与应用趋势。
起源阶段
数字化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数字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和组织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这一时期,数据主要以电子形式存储,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信息化的推广(20世纪90年代):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逐渐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兴起,推动了企业对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发展阶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生成速度的加快,企业面临海量数据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数据分析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数据进行决策和创新。
人工智能的崛起(201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突破,使得智能化应用逐渐成为可能。企业开始将AI技术应用于数据分析、预测建模和自动化决策等领域,促进了智能化转型。
形成与应用
数智化概念的提出(2010年代后期):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数智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强调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以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行业内开始出现关于数智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案例。
行业应用的扩展(2020年代至今):数智化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制造业的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的智能风控、医疗健康的精准医疗等。各行业借助数智化实现了创新与转型,提升了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
性质
“数智化”是指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与应用,以实现决策的优化和业务的提升。这一概念通常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旨在推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
其性质可以大致列为以下几点。
数据驱动:数智化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组织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智能化决策: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数智化能够自动分析数据,识别潜在趋势和模式,进而支持智能决策。决策过程不再单纯依赖经验,而是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实时性:在数智化的环境中,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往往是实时的。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变化,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或操作环境,提升企业的敏捷性。
系统集成:数智化强调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这种集成化使得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用户中心:数智化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加关注用户体验。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创新驱动:数智化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土壤。通过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开发出新产品、新服务,甚至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可持续发展:数智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降低能耗。
内涵
数智化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企业运营、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从而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整体效能升级的过程。
数智化的核心是以海量大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打通原来数据“端到端孤岛”,结合场景化去解决问题。数智化的目标是将人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数字信息的处理与展现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快速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数智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做出更具洞察力的决策。
数智化应用场景广泛,如企业可以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业务和管理的重构与创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数智化也对各行业产生影响,如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城市系统变得更加智能等。
总的来说,数智化是数字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它意味着更加智能和自动化的决策与执行能力。
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度的快速提高,“数智化”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
从数码相机、数字电视开始,数字技术与产品结合,使产品更聪明,这是最初的“数智化”形态(当时还没有这个概念)。
将数字技术用于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与质量,使企业更聪明,这是“数智化”的第二阶段。
数据上云之后,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聚合,人机协同的领域日益扩展,人与环境的响应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城市更聪明,这是“数智化”的第三阶段。
“数智化”的传统认识,最高阶段就是“智慧城市”与“万物互联”,但也有学者认为,“数智化”还有第四阶段,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频互联”,也就是把人的思维看成是“万物”的特殊组成部分,进行特殊的“互联”,把“数智化”继续推进到文化层面。
社会影响
2024年12月2日,入选2024年十大流行语。
来源: 百度百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