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OVID-19疫情持续传播,全球在2022年秋冬季节面临新一轮的疫情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中国大陆2022秋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奥密克戎亚谱系多样性和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评估》(Primary assess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Omicron sublineag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autumn/winter 2022 COVID-19 wave in Chinese mainland),对中国大陆2022年秋冬疫情期间奥密克戎亚谱系的多样性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评估,揭示了该轮疫情的关键特征和传播途径。

自2021年11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因其强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在全球引发了新的关注。中国大陆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和疫苗接种控制了疫情,但奥密克戎亚谱系的增加带来了新挑战。疫苗接种尽管覆盖率较高,但对新亚谱系的保护效果有限,可能导致人群免疫力不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等对中国大陆2022年秋冬疫情期间奥密克戎亚谱系的多样性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初步评估,揭示了该轮疫情的关键特征和传播途径,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疫情提供了有益参考。

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369例COVID-19患者的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本轮疫情中奥密克戎亚谱系具有多样性(图1)。具体而言,研究者识别出了30个Pango命名系统命名的亚型,其中95.66%的基因组序列可归入四个主要亚型:BA.5.2、BA.5.3、BA.2.75和重组株。这些亚型的存在提示我们,本轮疫情可能由多种病毒株共同驱动。为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研究者对患者的旅行和接触史进行详细追踪。结果显示,BA.5.2和BF.7在上海地区的传播与北京和广州地区的疫情有关,而XBB和BQ.1等亚型则主要从国外输入。这表明本轮疫情存在国内外传播的交互作用,同时也揭示了病毒在不同地区传播的差异性。

图1 2022年秋冬疫情期间确诊患者SARS-CoV-2基因组的基因组流行病学分析。

研究对2022年9月1日至12月26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治疗的5706名有症状患者进行了分析(表1),发现重症/危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3.03%,其中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例占2.68%,无基础疾病的病例占0.35%。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本轮疫情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因此需要关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表1 入组患者截至2022年12月26日的临床特征

研究采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疫情传播趋势进行了预测(图2)。根据模型预测,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可能在后续几周内出现疫情高峰,而广州地区已度过该轮疫情高峰。此外,春节期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导致农村地区疫情提前到来。这些预测结果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2 对中国大陆代表性地区奥密克戎爆发的数学建模。

针对该轮疫情,研究认为,医疗卫生部门应将更多资源用于治疗重症/危重症病例。需要将资源分配给农村地区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以保护易感人群,确保中国顺利走出疫情并加速社会经济复苏。总之,本研究通过对2022年秋冬季节中国内地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及疫情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了本轮疫情的关键特征和传播途径。同时,提出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疫情提供了有益参考。后续,还需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 Engineering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