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牛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幼儿急疹,医学上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少数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引发。通常在6个月至3岁的儿童中发病,尤其在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热退疹出” 确实是幼儿急疹比较典型的特征,但整个发病过程并不简单。孩子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40℃以上,持续3~5天后骤然退热,随之在颈部、躯干等部位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痒,持续1~2天后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也不会脱皮。
虽然幼儿急疹通常预后良好,但并非没有风险。在高热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脱水、惊厥等并发症。此外,如果皮疹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持续高热、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在孩子发热期间,要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以防发热引起脱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以缓解孩子的不适。出疹后,孩子的皮肤可能会有些瘙痒,要注意修剪孩子的指甲,防止孩子抓挠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给孩子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此时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但家长仍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重点是缓解孩子的不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