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范一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ST-T改变是指心电图上ST段及T波出现的异常变化。ST段及T波代表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正常情况下,ST段多位于等电位线,T波通常与QRS群主波方向一致。当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T波出现高耸、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情况时,即为ST-T改变。ST-T改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心脏自身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肌肥厚、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可导致ST-T改变。此外,心脏以外的疾病也可能引发ST-T改变,如脑血管意外、内分泌疾病、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药物影响(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生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ST-T改变并非冠心病的专属标志,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病因。
虽然ST-T改变并非冠心病特有,但冠心病确实是导致ST-T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可能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T改变。特别是当患者出现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的ST-T改变往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当心电图上出现ST-T改变时,患者不必过分恐慌。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如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他检查结果(如心脏超声、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如果高度怀疑冠心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的情况。如果排除了冠心病,还需要积极寻找其他可能的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