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牛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答案是肯定的。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小儿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6岁时腺样体增生旺盛,10~12岁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但如果腺样体异常增生肥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多种多样,首先可能出现的是鼻塞与流涕。由于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孩子可能会频繁用口呼吸,并出现流涕,尤其是流脓涕的情况。此外,肥大的腺样体还可能使分泌物倒流入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咽部不适、干燥感及异物感,孩子可能会因此频繁清嗓或咳嗽,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明显。除了鼻塞、流涕和咳嗽,听力下降也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一个常见症状。肥大的腺样体可能压迫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长期不治疗,甚至可能出现中耳积液,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发育。

小儿腺样体肥大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呼吸,还可能对睡眠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孩子在睡眠时容易出现打鼾、憋气、呼吸暂停等症状。这些睡眠异常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孩子可能出现易惊、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全身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

此外,长期张口呼吸也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一个严重后果。由于鼻腔通气不畅,孩子不得不长期用口呼吸,这会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导致出现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上切牙突出、上唇肥厚、硬腭高拱等,严重影响孩子的面部美观。

如果发现孩子腺样体肥大,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了解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症状表现。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护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并外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进行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且腺样体肥大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