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王 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主任医师

许多人认为孤独症(自闭症)患者“没有情感”,但事实上,他们并非缺乏情感,而是他们在表达和理解情感的方式上存在困难。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这些特征可能导致外界误解他们“冷漠”或“无情”。

孤独症患者在社交互动中存在明显困难。婴儿期,他们可能回避目光接触,对声音缺乏反应;幼儿期,这种回避行为持续存在,他们对呼唤无应答,不会主动分享快乐或向他人寻求安慰。即使到了学龄期,尽管部分患者可能对家人或同学表现出友好,但他们仍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这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常人,难以通过常规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传递情感。

在语言交流方面,孤独症患者也面临诸多困难。年幼时,他们常以哭闹或尖叫表达需求,而不会使用语言沟通。稍大一些后,他们可能会通过拉手等方式指向目标物,但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配合。此外,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弱,语法结构混乱,语调、语速等也可能异常。由于难以解读他人的表情、语气或肢体语言,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显得“冷漠”或“不关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缺乏情感。

综上所述,孤独症患者并非没有情感,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独特且有限。虽然他们在共情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感受到爱、喜悦或悲伤,只是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和回应。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