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属于我们的消化系统,但是它们却拥有极为独立的局部神经系统,而且功能十分完善。它们不仅控制着人体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参与个体的情绪反应。所以被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第二大脑”实际上也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它们之间也在快速传递着信息,独立地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相关反应,使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但它不能像真正意义上的大脑那样具有思维分析等功能。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胃肠系统能独立地进行自己的工作,缘于它有自己的指挥部------人体“第二大脑”。“第二大脑”的主要机能有 : 监控胃部活动和消化过程,根据食物特点来调节消化速度和消化时间,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的分泌活动等等 。在精神紧张情况下,“第二大脑”会像大脑一样分泌出专门的激素分子,其中有过量的血清素,再比如在情绪紧张时,会出现胃痉挛的现象,受到惊吓、胃部遭到刺激时,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同样,“第二大脑”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的反应。比如,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反胃、头痛或其它不舒服的感觉。人体有时对一些物质对敏就是“第二大脑”作用于头部大脑的结果。受到最广泛研究的神经递质是5-羟色胺,也叫血清素,它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几乎影响到大脑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从调节情绪、精力、记忆力到塑造人生观。而90%的5-羟色胺合成和分布于胃肠的肠嗜铬细胞中。人体70%的免疫细胞也位于胃肠道。
构成人体所有的营养物质和成分基本上都是由胃肠道来消化吸收的,胃肠道功能自然对于全身健康影响巨大,可以说人类大部分疾病都来源于胃肠道功能失调,胃肠道功能协调是整个人体健康的核心部分。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强调了脾的重要性,历代医家皆主张欲要保持机体的健康,必须维护脾胃功能的健旺,从而使饮食经常保持正常,消化吸收良好。
我们来看看破坏胃肠道功能平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是饮食摄取不当造成的。其中有摄取过多的卡路里、低纤、高糖、精制加工类食品,高热量低营养价值的饮食,会导致有害细菌和酵母菌系的繁殖生长,引发肠道生态系统的失衡,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能改变正常、有益的肠道环境。
容易引发肠道生态失衡的食品
·因消化功能缺陷或咀嚼不足缺乏充足的消化酶。
·还有就是药物和毒素的作用,比如抗炎系列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药物等·不仅能破坏肠道的生态,还损害了肠道酸碱平衡和粘膜屏障。杀虫剂与化肥 残留造成的污染也有一定影响。
·也与寄生虫、病毒、某些细菌感染、或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有关。
·压力与情绪也是一方面原因。
在肠道生态失调的调理治疗过程中,一般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改善:一是控制有害微生物到不致危害的程度,二是修复受损的肠道,三是改变肠道环境,不利于危害微生物生存。
有益肠道生态平衡的食物
那么胃肠道健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建议进食完整的、没有精制加工过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完整谷物、植物种子、蔬菜、大豆类、坚果等。
二、从食物中摄取一些消化酶,如菠萝、番木瓜和猕猴桃等,来源于它们的天然植物酶对健康很有好处。
三、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治疗体内的任何感染,包括寄生虫、小肠细菌或是酵母菌的过度繁殖。
五、适当补充含有 ω-3 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消除肠道内的炎症,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并能通过降低某些有害菌株数量,预防疾病发生。谷氨酰胺和锌等营养元素有修复肠道环境作用。
胃肠与大脑的关系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揭示,比如:益生菌对大脑功能和情绪的影响等等。因而,正确的饮食选择,是保护大脑和胃肠神经功能的良好基础。
来源: 福医二院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