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非遗,江西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从盛夏到金秋

从新月到满月

中秋佳节

你将如何度过呢?

在江西

当中秋节遇上非遗民俗

绽放出全新的魅力!

让我们走进江西的中秋节

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韵味

共同领略这份独特的节日风情

烧塔庆丰收

烧塔是江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吉安中秋烧塔习俗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是:“推翻元朝”。第二种传说:烧塔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现在烧塔还有使全村兴旺发达的祈求。等到夜幕降临,烧塔村民手拿长叉杆,将送到塔口前的豆蒿叉进塔里点火,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等明火熄灭后,用长杆在火底猛挑,引焰助威,火星四溅,塔烧得越旺表明种养会顺利,全村更加兴旺发达。

傩舞避疾祸

宜春傩舞,始于元末明初,作为江西具有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舞蹈,堪称“舞蹈艺术的活化石”。表演者会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伴以锣鼓起舞,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傩舞来表达驱邪祈福的愿望和对月神的崇敬之意。

龙灯舞兴旺

“摆龙灯”也叫“迎龙灯”,每逢佳节婺源便会舞龙灯庆祝佳节。舞龙灯是传统非遗之一,所谓“龙灯”是由干稻草捆接而成。用收割后的干稻草绑接成龙的形状,在稻草上插满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时,由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并点燃上面的香,高举着来回游走于各村庄之间,形成了一条火龙,“摆龙灯”因此而得名。

打粑贺中秋

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湖口粑俗也是江西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之一。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等二三十个品种。粑的形状有圆球形、扁鼓形、圆饼形等。粑食的颜色多为原料本色,部分是经蒸煮加温后的自然变色形成的。在这些粑食品种中,唯有印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等文饰,以示喜庆和吉祥。

除了独具特色非遗民俗

江西的中秋节还有许多民间习俗

中秋佳节到来之际

人们会开展许多特色活动

庆祝团圆、喜迎佳节

一起来看看

祭月祈万福

每逢中秋,宜春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拜月活动。中秋拜月活动分请月、祭月、拜月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传统礼仪为依托,富有浓厚的团圆寓意。在请月方面,需要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展示的是人对月亮的敬畏与尊重。在祭月方面,则是“一燃三上”,“一燃”指的是点燃烧塔,“三上”指的是上灯、上果、上香,从而敬拜月神。拜月程序需要全场肃立,双手合十鞠躬,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之情。

火龙闹中秋

中秋前,赣州宁都县当地村民会上山砍下四五米长的毛竹晒干,用于制作竹篙火龙。经过扎灯、淋油、绑灯等工序后,一条竹篙火龙便制作好了。中秋这天,夜幕降临,村里的锣鼓唢呐便响了起来,大伙开始点燃竹篙上的油灯。随后,村里的壮年男子两人一组,将49根竹篙高高举起,在宗祠前的空地上转圈巡演。夜幕下,劲风吹动着火苗,竹篙上的朵朵火焰宛如镶嵌在天幕上的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红红的火苗蕴含着村民幸福红火的生活。

月圆中秋夜

花好庆团圆

来源: 江西江报融媒体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