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不孕不育患者“不能生”“不敢生”?且看江西探索
来源:江西日报
▲为助患者“好孕”,省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病理分析。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生不了孩子,成了很多家庭的隐痛。《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不孕不育率为18.2%。9月2日,记者从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辅助生殖技术在促进生育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过,辅助生殖动辄数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为了回应民生关切,破解不孕不育患者“不能生”“不敢生”的难题, 我省6月1日起将辅助生殖类项目纳入医保。那么,这一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生育痛点,不孕不育率上升
结婚生娃,本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对于正在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邓女士来说,怀孕变得十分困难。邓女士和丈夫结婚3年,很想要个孩子,可一直怀不上。
邓女士说,一开始以为怀孕很简单,直到自己开始备孕,才意识到,怀孕并不容易。卵子质量、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排卵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怀孕。
“我发现像邓女士一样的不孕患者并非少数。”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科负责人赵琰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一对育龄夫妇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共同生活在一起尝试怀孕一年以上未果,才会被医院诊断为不孕不育。根据省妇幼保健院临床数据来看,近年来寻求辅助生殖的患者,平均年龄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赵琰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经济压力、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改变、婚育年龄普遍推迟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政策发力,为家庭生育“减负”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妻把辅助生殖当作“最后的希望”,但也有不少家庭因其价格昂贵不敢生。据了解,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即试管婴儿)的一个周期治疗费用约为3万元到4万元,而30%到40%女性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经济负担较重。
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今年6月1日,我省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来自省医疗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省共2.7万余人次享受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福利,医保报销1812.91万元,医保平均报销比例61.42%。
“辅助生殖列入医保支付是一场及时雨。”赵琰告诉记者,此举可以让每人次节约6000元至8000元的治疗成本,提振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意愿。
来自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科的患者门诊就诊数据显示,我省将辅助生殖类项目纳入医保首月,该生殖中心门诊就诊患者1.8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截至8月底,共有1900对夫妻享受辅助生殖相关政策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省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大多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导致项目价格纷繁不一。对此,我省对辅助生殖项目收费进行了规范整合,由市场调节价调整为政府指导价,与原市场调节平均价格相比,规范整合后平均降幅达到25%。以在昌省直医院的价格为例,取卵术从1500元下降到了1000元,胚胎移植从1600元下降到了1000元,单卵单胚胎相关项目费用下降了6300元。
科学生育,适龄婚育才能优生优育
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使越来越多不孕不育患者、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等不宜生育的群体,实现了正常生育。
赵琰向记者介绍,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辅助生殖技术已成熟,在孕产妇安全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等方面与自然受孕没有什么不同。
赵琰告诉记者,我省辅助生殖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等指标,在国内均居前列。去年我省全省辅助生殖助孕新生儿达9000例,占出生人口的3%。
不过,赵琰认为,试管婴儿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生育技术并非万能,自然怀孕的方式永远是最好的。适龄婚育才能优生优育,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至29岁,或至少不超过35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至35岁。特别是年轻女孩子尽量不要做人工流产(包括手术和药物流产),这会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发病率更高。
来源: 江西江报融媒体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