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暴露已被认为是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对于微塑料对生殖毒性影响的机制仍不完全明确,尤其是在低剂量暴露和长期暴露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近日,温州医科大学孔庆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低剂量聚苯乙烯微塑料(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PSMPs)暴露小鼠模型,成功模拟了环境微塑料长期暴露的实际情况,并首次揭示了HDAC3在微塑料诱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缺陷中的关键作用。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主要由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包装袋、合成纤维衣物等)分解而来。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蓄积是不可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被大量排放到空气、水源、土壤及食物链中,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逐渐蓄积产生毒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在人体血液、肝、肺、肾等重要组织器官中均有检出,其长期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包括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的损害。尤其是在女性生殖方面,微塑料已被证实能够影响卵细胞的发育、成熟和受精能力,从而对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急性高剂量微塑料暴露的动物模型,然而,这些模型无法真实反映自然环境中的长期低剂量微塑料暴露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因此,孔庆然团队利用新建立的PSMPs暴露小鼠模型,深入探讨了微塑料暴露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研究发现,低剂量微塑料暴露导致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异常,具体表现为细胞代谢途径的过度激活、HDAC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不足以及H4K16高乙酰化的现象。而且,HDAC3的过表达可以挽救PSMPs低剂量暴露诱导的减数分裂成熟缺陷的异常。这些结果表明,由PSMPs低剂量暴露引起的成熟缺陷与HDAC3不足存在直接关系。
微塑料低剂量暴露导致HDAC3不足引起卵母细胞成熟异常。
这一机制的揭示,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为我们理解微塑料如何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今后制定相关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HDAC3也可能作为未来治疗微塑料暴露相关生殖健康问题的潜在靶点。
了解详情,请阅读研究全文:
Low-dose exposure to microplastics retards meiotic maturation via HDAC3 insufficiency.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doi: 10.1007/s11427-024-2763-6
来源: 《中国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