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朋友发来一张檫木的照片。其实在江南的山林间,隐匿着这种神奇的树木——檫木。它不仅是春天的报信者,更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藏,浑身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檫木神秘的面纱。

植物档案大揭秘

檫木,学名Sassafrastzumu(Hemsl.)Hemsl.,别名半风樟、鹅脚板、花楸树。它可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身为樟科檫木属落叶大乔木,在植物界有着独特的身份。

身披黄金甲的森林巨人

成年檫木就像森林中的巨人,能长到35米高,胸径可达2.5米,在江南阔叶林中十分显眼。它的树皮很有特点,幼年时像碧玉般呈现黄绿色,随着岁月流逝,老树皮变成灰褐色还会纵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新长出来的叶片好似鹅掌,卵形或倒卵形的叶片最长能有18厘米,到了秋天,叶子变成金黄,那景色,简直美翻了。早春2-3月,檫木满树金黄的小花比叶子先开放,就像给枝头撒上了金箔,8-9月又会结出蓝黑色、像裹了糖霜的果实(表面有白蜡粉)。

江南山林的活地图

檫木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地,从150米的低丘到1900米的高山,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适应性超强。

浑身是宝的“全能选手”

木材界的“变形金刚”:檫木的木材用途广泛,它材质轻软却很坚韧,抗腐蚀性强,特别适合用来做造船龙骨;其木纹优雅,稳定性好,在明代的高端家具中常常能看到它;而且它易于塑形,深受雕刻匠人的喜爱,常被用来雕刻神佛像。

药典里的“风湿克星”:檫木的根皮可厉害啦,煎服能治疗跌打损伤,外敷还能缓解腰肌劳损,这是因为它含有黄樟油素等活性成分。在浙江民间,还有用它煮水泡脚的习俗,据说能祛寒湿,这“檫木汤”可真是奇妙。

工业界的“隐形助手”:檫木种子的含油率超过20%,可以提炼工业润滑油;它的叶和果还能提取芳香油,是香水业珍贵的原料,没想到吧,它在工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森林里的“社交达人”

檫木在生态方面也很有智慧。和杉木混栽时(1:2行距),13年后蓄积量比纯林提高107%,简直是最佳混交伙伴。它深根系加上宽树冠,每公顷在暴雨时能截留雨水200吨,是水土保持的小能手。而且它作为最早开花的乔木之一,还为早春传粉昆虫提供了关键蜜源。

个性十足的“树中贵族”

檫木在栽培时也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它的幼苗怕冷又怕晒,冬季移栽得给它裹上“苔藓羽绒服”。园林师还发现,截干后它的萌蘖力超强,常用铁丝把它塑造成“迎客松”的形态。不过它也有致命弱点,日灼病高发,盛夏得给它“打伞遮阳”,搭个遮阴棚。

正在消失的“活化石”

可惜的是,由于过度采伐,野生檫木种群被IUCN列为近危(NT)。不过现在浙江天目山已经设立了专项保护区,还开展人工授粉来提高结实率,希望能保护好这珍贵的物种。

檫木,从造船龙骨到药箱秘方,从春日金花到秋日彩叶,在江南山水间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下次去山野徒步时,不妨留意一下,说不定在某个向阳坡地,就能遇见它高大挺拔的身姿。

来源: 浙江省舟山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