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您身边懂医的朋友 / 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初为父母,宝宝的每一声啼哭都牵动着你的心,但你是否想过,如果宝宝突然窒息、呛奶甚至心跳骤停,你该如何应对?婴儿的身体极其娇嫩,普通的急救方法可能并不适用,而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掌握婴儿心肺复苏(CPR)技能,不仅是为宝宝的安全加一道防线,更是让你在紧急时刻能冷静应对的底气。
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最清晰的方式,教你如何正确进行婴儿心肺复苏,让你成为宝宝最可靠的“守护者”。学会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以下是婴儿(<1岁)心肺复苏(CPR)的标准操作流程,因婴儿生理结构特殊,操作需更加谨慎:
第一步:快速评估
1.判断反应:轻拍婴儿脚底或摇晃肩膀(不可剧烈摇晃),观察是否有哭声或肢体活动,若无反应立即行动。
2.启动应急系统:
•单人施救:先进行5个循环CPR(约2分钟)后拨打120并取AED。
•多人施救:立即让旁人拨打120并寻找AED,同时开始CPR
(注:窒息/溺水导致骤停时,优先立即CPR)
第二步:检查呼吸与脉搏
1.观察胸腹起伏:5-10秒内判断呼吸(喘息、叹息样呼吸或无呼吸均视为异常)。
2.触摸脉搏:非专业人员可省略;医护人员检查肱动脉(上臂内侧,拇指侧)是否消失(≤10秒)。
第三步:胸外按压(C-A-B顺序)
1.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按压手法:
•双指法(单人操作):用食指与中指垂直按压(图1)。
•环抱法(双人操作):双手环抱婴儿胸廓,双拇指并排按压(图2)。
3.按压要求:
•深度:胸廓前后径的1/3(约4厘米)。
•频率:100-120次/分钟。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单人30:2,双人15:2。
第四步: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头部后仰角度小于成人,避免过度拉伸颈椎)。
2.人工呼吸:
•用嘴同时包住婴儿口鼻,轻柔吹气1秒(吹气量约30-50ml,约相当于口腔容积)。
•观察胸廓是否轻微抬起,连续2次呼吸(避免过度通气)。
第五步:持续循环与AED使用
1.循环操作:按压与呼吸按比例交替,直至恢复呼吸/脉搏、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管。
2.AED使用:
•优先使用婴儿模式(贴婴儿电极片),若无则用成人模式。
•电极片位置:一片贴背部中央,另一片贴胸前左乳头外侧(避免电极片重叠)。
注意事项
⚠️ 避免错误:
•按压时手指勿压在剑突(胸骨末端)上,防止肝脏损伤。
•人工呼吸吹气过猛可能导致气胸或胃胀气(表现为腹部鼓起)。
•不可用成人AED电极片直接覆盖婴儿胸部,可能电流过量。
⚠️ 特殊场景:
•呛奶窒息:先尝试5次背部拍击+5次胸部冲击法(海姆立克婴儿版),无效再CPR。
•早产儿:按压力度需更轻柔,优先使用环抱法。
⚠️ 复苏后处理:
•恢复呼吸后置复苏体位:侧卧,头部轻度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必须送医检查:即使复苏成功,仍需排查颅内出血或器官损伤。
操作口诀
•“轻拍脚底无反应,两指压胸四厘米,口鼻同吹气要轻,AED贴背莫迟疑”
•“婴儿脆弱动作柔,按压呼吸按比例,持续循环不放弃”
重要提示:婴儿CPR对技术要求更高,建议通过专业儿科急救培训(如AHA的Heartsaver儿科课程)掌握实操细节!
*参考资料:1.腾讯医典 2.全网资源 3.图今日头条
作者:汪护士。您身边一个懂医的朋友,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壹:汪护士发表在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属于原创保护,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否则侵权必究。
贰:汪护士尊重其他作者原创,转载有出处的文章。文章/视频/图片中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文章,请与汪护士联系,汪护士将予以及时删除。
来源: 汪护士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