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索宝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宋志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刘孟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住院医师

审核:周丽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这是发生在索医生门诊的真实事件,五个亲姐妹与结肠癌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的重要性。

【小妹的教训】:便血不一定是痔疮

50岁的小妹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得了痔疮。三个月前,她发现上厕所时有便血,但没太在意,买了痔疮膏自己处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晕倒在洗手间,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让全家震惊:结肠癌,中期。

“都怪我,要是早点带她来医院就好了。”大姐懊悔不已。作为护士,她本该更早察觉小妹的不对劲。后期小妹经历了手术和化疗,折腾了一年才恢复健康。她的经历让全家意识到: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

【三姐的幸运】:早发现,早治愈

一年后的一个周末,五姐妹约好去逛街。出门前,小妹听见三姐在洗手间嘟囔:“这痔疮又犯了。”小妹心里一紧,推门一看,发现三姐用的纸巾上有血迹和脓液——这和她当初的症状太像了!

在大姐和小妹的坚持下,三姐去医院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在结肠发现一个很大的息肉,医生安排了住院,进行内镜下切除。病理结果显示:“早期结肠癌”。因为在内镜下已经完整切除,相当于治愈。

三姐后怕不已:“如果不是小妹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从此,她成了家里的健康宣传员,到处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结肠癌早发现,早治疗,真的能救命。

【全家筛查】:没有症状也要查

三姐的经历让全家意识到:结肠癌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大姐号召全家去做结肠镜检查,二姐正在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我就不用了吧?我肚子从来不难受,大便也正常得很”。大姐急了:“你非得等到有症状,像老三、老五一样才去检查吗?她们当初也都没有症状啊!”

三姐妹陆续做了肠镜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70岁的大姐:结肠发现多个直径0.5-1.0cm的息肉,病理均为“管状腺瘤I级”,做了内镜下切除。

67岁的二姐:结肠发现一个直径2.0cm的大息肉,表面糜烂,做了内镜下切除,病理为“管状腺瘤II-III级”。医生警告:“如果再晚一年,很可能癌变。”

图1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60岁的四姐:肠道健康,没有异常。

五姐妹终于可以安心地坐在一起吃饭了。餐桌上摆满了四姐特意准备的蔬菜沙拉和全麦面包,肉菜只占了一个小角落。

“说来也奇怪”,小妹夹了一筷子青菜,“咱们家好像真有这个遗传倾向,可为什么四姐就没事呢?”

大姐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看着四姐:“四妹,你平时都怎么吃的?”

“我啊”,四姐擦了擦嘴,“从小就爱吃菜,肉吃得少。每天早上起来先做半小时瑜伽,晚上吃完饭也要散步。你们看,我这么多年体重都没怎么变过。”

二姐恍然大悟:“难怪!我记得你年轻时就总说,要多吃菜少吃饭,我们还笑你矫情呢。”

四姐点点头:“看来这个病不光和遗传有关,和饮食生活习惯也很有关系。”

【索大夫科普】:预防结肠癌的三大要点

为了弄清楚家族健康问题,五姐妹一起去咨询了消化科索大夫。索大夫听完她们的故事,感叹道:“你们的故事,就是结肠癌防治的教科书案例!”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索大夫总结了预防结肠癌的三大要点:

1.饮食健康

-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 尽量少喝酒,如果实在要喝,每周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一杯红酒。

2.生活方式健康

-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肥胖是明确的危险因素,一定保持健康体重,不能肥胖。

3.定期筛查

- 结肠癌有家族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40岁以后定期做肠镜检查。

- 养成关注大便的习惯,比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便血、大便带脓液等,有异常及时就医!

- 没有家族史也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超过了45岁,也应该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图4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索大夫强调:“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发展而来。在息肉阶段,内镜下切除即可完全治愈。但如果发展到癌症,治疗就会困难得多,也非常受罪。”

图5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五姐妹的改变】:从故事到行动

五姐妹的故事让她们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 大姐报名参加了营养师培训,开始研究健康食谱。

- 二姐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每晚和姐妹们一起散步。

- 三姐成了社区的健康宣传员,到处分享自己的经历。

- 四姐继续坚持她的瑜伽和素食为主习惯,成了家里的健康榜样。

- 小妹则用自己的故事提醒身边的人: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

她们约定:每三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互相监督,谁也不能偷懒。

结语: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 结肠癌预防小黑板🌿

1.预防是关键

结肠癌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2.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发现结肠癌,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完全治愈,避免后续复杂治疗。

3.晚发现,风险高

如果发现得晚,可能需要手术、放化疗,不仅痛苦,还有一定的风险。

4.定期筛查

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和45岁以上人群,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结肠癌的最佳方式。

5.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 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健康从今天开始! 💡

希望五姐妹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意识到: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关注肠道健康,远离疾病,活出健康人生!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