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条令人揪心的消息——18岁北京国安足球小将郭嘉璇在西班牙集训时,头部受伤致脑死亡。另据报道,北京足协工作人员确认球员郭嘉璇拉练期间受重伤脑死亡是正常的防守和铲球动作发生的意外。2月14日,在多方努力下,郭嘉璇通过国际救援组织的包机回到国内,进入北京天坛医院进行抢救。北京足协和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都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

2月19日,郭嘉璇的家属透露,郭嘉璇目前病情依旧没有好转,“我们已逐渐接受了现实”。现在医生所能做的只是维持郭嘉璇的基本身体机能。他透露,在郭嘉璇转至天坛医院后,专家也再次进行了会诊,结果仍是脑死亡,“没有任何治疗方法”。

西班牙当地医生称,郭嘉璇在被送到医院时就已经发生了脑死亡,“原因可能是一次呼吸暂停导致的大脑缺氧”,因此送医前的急救过程非常重要。

被宣布脑死亡还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吗?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立法将脑死亡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之一,涉及器官捐献等医疗活动时,脑死亡判定有重要意义。比如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法律形式确定脑死亡为人体死亡的国家。1978年,美国制定了《统一脑死亡法》。1997年,德国的器官移植法规定脑干死亡就是人的死亡。

在我国,脑死亡的认定标准极为严格,需具备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三个条件,且需在严密观察和一定时间的重复检查后才能确认。脑死亡一旦确诊,等同于宣布临床死亡,没有临床措施可以逆转。

判定脑死亡的医生需为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执业医生,仅限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儿科(对于29天~18岁儿童),并经过规范化脑死亡判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方可进行判定。同时需要至少2名临床医生在场,至少1名神经科医生,同时进行判定,意见一致,方可确诊。

临床死亡指心跳和呼吸停止,延脑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但脑中枢功能活动尚未进入不可逆转的状态。临床死亡的认定标准相对简单,心跳、呼吸停止即可初步认定,但在某些急救情况下,还有可能通过心肺复苏等手段逆转。在未明确脑死亡立法的地区,仍是主要的死亡判定依据,从法律角度宣告个体生命活动的结束。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虽然当患者脑死亡时,借助机器和药物可以维持患者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一段时间。但是此时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均无法挽救患者生命,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很快心跳也会随之停止。与临床死亡相比,以脑死亡为判断依据判定死亡更加科学、可靠、规范。

什么会导致脑死亡?

大脑和脑干是人体接收信号和传出命令的“最高指挥官”,一旦大脑和脑干功能丧失,机体的其他器官将无法继续协同工作,也无法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最终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各种脑干反射消失的临床死亡结局。而这就是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

脑死亡的病因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是原发于脑部的疾病,比如高处坠落、车祸导致的头颅外伤、脑内大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或大量脑出血等。

而继发性脑损伤是指由于身体其他重要脏器受损,例如:心脏骤停、严重窒息、溺水等,引起脑供血供氧不足,最终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一般来说,脑动脉血流中断超过4~6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全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的最终结果就是脑死亡。

脑死亡≠植物人!

对于大众而言,“植物人”和“脑死亡”确实是一对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植物人”即“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是指患者对其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完全缺乏意识,但他们还存在部分觉醒状态。植物人还存在吮吸、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以及自发性或反射性睁眼、反射性躲避疼痛等基本反射。

植物人虽然也处于昏迷状态,但他们的大脑并未完全停止工作,仍有可能保留部分脑干功能,如自主呼吸、睡眠-觉醒周期等。“植物人”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伤或处于突然抑制的状态而产生昏迷,脑干功能正常,他们有自主呼吸、心跳、血压等,甚至有些病人可以睁眼、微笑,在精心照护下,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即使床上躺几年甚至十几年,仍存在醒来的可能,脑死亡患者则是不可逆性的昏迷,不会再醒来。

如何避免原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是致使脑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头部遭受暴力撞击、穿透伤或因坠落、交通事故等引发严重创伤时,原发性脑损伤便可能发生。原发性脑损伤的预防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则,加强自我保护。

1.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是导致原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行人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要随意穿越马路。

2.高风险活动时佩戴安全帽: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骑自行车、摩托车、滑板等,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部免受撞击,降低原发性脑损伤的风险。

3.注意家居安全:家庭环境中也存在许多可能导致原发性脑损伤的隐患。例如,家具摆放要稳固,避免高处的物品掉落伤人;地面要保持干燥,避免滑倒;电线要规范布线,避免绊倒等。

4.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免高风险的运动。同时,要遵循运动规则,佩戴护具,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5.儿童安全防护: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儿童接触到危险物品。同时,要教育儿童正确的安全知识,让他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如何避免意外伤害。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情况时,要迅速采取措施,避免头部受伤。

7.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发生意外伤害时,及时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例如,学会如何处理颅脑损伤的紧急情况,如止血、固定伤口等。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颅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和救治。一旦发生颅脑损伤,要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科普中国、长安街知事、东方体育日报、中国青年报

来源: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