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生活,守望银龄人生。为深入实施“银龄科普”行动,构建“线下为主、线上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银龄科普宣传体系,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和数字技能,更好地帮助老年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变化,泉州市科协联合泉州开放大学、泉州广播电视台推出《老年生活馆》栏目。

面对流感,过度焦虑不如科学防护 每年流感季,总会有人感染流感病毒,甚至发展为重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处于同样的风险之中。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确实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但并不代表其感染流感病毒后,一定会出现严重后果。理性看待流感,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比单纯焦虑更有意义。

健康焦虑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一些夸张的说法容易被迅速传播,进而加剧老年人的紧张情绪。某些自媒体刻意贩卖焦虑,使一些老年人误以为当前流感形势极其严峻。这种焦虑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各项预防措施中,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然而,仍有部分老年人没有认识到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一些人认为,只要平时注意保暖,就不用专门接种疫苗;也有人把流感误认为“普通感冒”,觉得没有必要接种疫苗。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演变为重症或并发肺炎的风险比年轻人更高。虽然疫苗无法百分之百避免感染,但能够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家人的支持和引导在缓解老年人健康焦虑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准确的健康信息,避免他们受到网络上夸张言论的误导,同时鼓励他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而不是让他们陷入不必要的担忧中。医疗机构和社区也可以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科普,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流感,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另外,有出国旅行计划的老年人,更需要理性看待流感。有的国家和地区当前仍处于流感高发季,老年人确实需要格外注意,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存在同样的风险。老年人在出行前,可以先查阅权威机构发布的流感监测情况,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行程。
**专家支招:

远离“节后综合症” 回归健康生活**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一些人出现了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以及胃肠不适等症状。那么,该如何远离“节后综合症”,回归健康生活呢?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晋江市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吴志平介绍,从医学角度看,“节后综合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而是长假期间生活习惯的改变引发的暂时性不适。只要积极应对,便可快速远离“节后综合症”。

针对消化不良的症状,吴志平建议,节后应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新鲜果蔬等,减轻肠道负担,让肠道得到一定的休息。

寒症或虚症咳嗽 不宜吃川贝炖雪梨 咳嗽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川贝炖雪梨。尤其是孩子咳嗽,不少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吃太多药,就会选择川贝炖雪梨来止咳。然而,这样做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川贝炖雪梨的正确用法。

川贝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雪梨性凉、味甘酸,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等,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因此,川贝加雪梨,能够协同作用,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

川贝炖雪梨制作比较简单,一般取川贝少许(约3-5克),雪梨一个(约350-400克)。先将川贝用冷水泡软,雪梨不削皮、挖去梨芯,再将川贝放入雪梨中。接下来可以采用隔水炖的方法:将川贝和雪梨放在炖盅或碗里,然后放到大锅内,加水用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两个小时,直到川贝和雪梨炖熟,果肉变得软绵。

不过,并非所有类型的咳嗽都适合使用川贝炖雪梨。“如果是寒症咳嗽或虚症咳嗽,痰稀薄颜色呈白色,同时口淡不渴,喉咙痒,且以晚间咳嗽为主,此时食用川贝炖雪梨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腹长、腹泻等不适。”泉州市医药研究所原所长、中医主任医师苏齐提醒说,对于寒咳患者,适用温热类食材药材祛寒化痰止咳,食疗方推荐紫苏、陈皮各5-10克,白萝卜切片10-15克,用水两碗,煎成半碗可加红糖少许,趁热服用。

除了上述的脾胃虚寒、寒痰、湿痰者用外,还有一些特定人群也需要避免食用川贝炖雪梨。比如过敏体质者,对川贝或雪梨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此外,川贝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