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2岁的年轻白领清晨迎着冷风上班,到办公室后却发现面部僵硬,被风吹成了“面瘫”。冬春交替时是面瘫高发期。医生表示,疲劳、受凉易引发面瘫,换季时节应多注意休息,多保暖。

季节交替多发面瘫

32岁的年轻姑娘小王因公司节后事务繁多,经常加班到很晚才睡,感冒了也没注意好好休息。近日,小王一大早就迎着冷风骑电动车前往公司。到了办公室没多久,她就发现左边脸颊肌肉僵硬,伴随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口角下垂等症状,赶紧请了假赶往医院。

经过医院检查,确诊小王患上了面瘫。“每年天气寒冷,尤其是冬春换季时,因早晚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较弱,有时被冷风一吹就容易面瘫。”
风寒邪气阻滞经络所致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中医称为口眼㖞斜。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面神经主要控制面部表情肌肉的运动,舌前部2/3的味觉、外耳道的感觉,以及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人体左右对称,面神经也是左右各管一边。当一侧面神经因各种原因而丧失功能时,就会出现单侧面部表情肌不能收缩,额纹(抬头纹)消失、眼睑下垂且不能闭紧眼睛、鼻唇沟消失或变浅、口角下移等面瘫的表现。

面瘫还会引起同侧的眼泪分泌减少,导致眼干,还可能引起外耳道疼痛,一侧舌头味觉消失或减弱,唾液分泌减少等。“中医认为面瘫是因为机体的正气不足,经络空虚,风寒、邪气乘虚而入阻滞经络,从而引起面部肌肉的瘫痪,出现无法皱眉、眼睛无法完全闭合,通常为一侧的面部症状。在临床上,以面神经麻痹最为多见,风寒邪气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进而发病。”
避免面部长时间受寒

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面瘫呢?
注意保暖,尤其是夜晚、清晨,更要避免受寒着凉,严防淋雨受潮,并注意劳逸结合。睡觉时要关好门窗,避免面部长时间遭受冷风吹袭,特别是耳后部位更要免受风寒侵袭。遇到大风的寒冷天气,出门前可轻轻拍打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强自己的御寒能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加强营养,增强脾胃功能,以利强壮筋骨。在饮酒后卧床时,不要长时间压迫一侧面部神经。一旦发生面瘫,应该及早就医,进行针灸及其他相应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针灸治疗面瘫是通过兴奋面部神经、扩张血管、调节面部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治疗效果。”针灸时可以在面部局部取穴,也可以在手上、足部取穴,通过远取和近取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面瘫效果是非常好的。

来源: 泉州市中医院 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