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和乐

**摘要:**背部是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构成的区域。用砭术操作在背部调理治疗急慢性疾病有明显的改善疗效。也因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背部 项氏恩慈砭术 感冒 穴道

1引言

背部是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构成的区域。其上界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至尾骨尖,两侧界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线垂直向下至髂嵴及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1]。背部自上而下又分为项部、胸背部、腰部和骶尾部[1]。项部上界为脊柱区的上界,下界为第7颈椎棘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胸背部上界为项区的下界,下界为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腰部上界为胸背区的下界,下界为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棘的连线;骶尾部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间所围成的三角区[1]。

2砭术的基础知识

砭术记载于黄帝内经,大概失传于东汉末年,到清朝康熙年间郭志邃著成《痧胀玉衡》一书。于20世纪30年代由祖传砭术世家韬光居士,假托药王孙思邈后裔砭道人之名出版《砭经》为后世新砭术疗法理论、技术奠定了基础和原则。砭术是中医药六术之首,拥有刮、推、抹、摩、擦、缠、凉、划、拔、点、按、振、拿、拍、扣、剁、温、清、感、电热温烫等砭术二十一法(另外一派耿乃光教授的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拍、揉、振、拔、温、凉、闻、挝等砭术十六法[1])。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和中医腧穴理论为指导,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2]。

3砭术治疗在背部的作用

背部为阳、胸部为阴。背部有人体的脊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各个脏腑的俞穴、人体全息反射区,是人体健康躯干之一。其中脊椎上挂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协调并联系着奇恒之腑,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背部不通、脊椎不佳会让全身气血运行不畅,病变信息通道传输迟滞,延误病情的传递,错过最佳调理治疗时间和增加了治愈难度概率,延长了病症缓解康复。

4砭术操作方法

使用不锈钢砭器、黄铜或者紫铜砭器、牛角砭器、蜜蜡砭器等不同材料制作的砭具,在操作中发挥着各种不同材料砭器带来的药用功效。用背部砭术疗法对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进行循经砭刮与划法、刺法、点法、揉法对症穴道相结合来调理治疗人身体上的各种急性、慢性疾病。砭术二十一法(耿乃光教授砭术十六法)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操作术法如下

4.1刮法:利用各种砭具刮人的体表的砭术方法称做刮法[3]。让患者做好前期工作,先对背部的肌肉进行放松,涂上艾草油、刮痧油、植物油等润滑剂。先刮督脉,碰到骨骼突出位置要轻揉慢刮;再刮足太阳膀胱经两边,由上经而下或先左再右循经刮拭。

4.2点法:使用锥棒形砭具的锥头、板形砭具的角或尾锥、点穴笔对相关穴位或病变局部施以压力。对特定穴位和皮肤有结节的地方涂上润滑剂进行点压。

4.3划法:指用砭具沿着体表经络方向划动的一种方法[3]。对着重要的俞穴经络间、突出经脉或者有结节肌肉进行缓划,划法时注意不能破皮伤肤。

4.4刺法:是应用砭锥的锥尖,砭板的板尾[3] 点穴笔。砭砧的角、砭滚手柄的尖端或者点穴笔对人体病症对应的穴位进行刺激。但与针术中不锈钢针对人的刺激相比要弱得多和不破皮。先取大椎穴,次取脏俞穴,再循经取穴,后取辅助穴,遇到肉少骨头突的位置适当刺穴以安全为主。每个穴位刺激1.5-2分钟。

4.5揉法:指在一定压力下使用砭具在体表肌肉层上进行揉擦的一种方法[3]。此法基本与点法一起相互操作,对一些疼痛处和结节处有快速缓解的疗效。

5几种常见病的调理治疗

5.1发热:俗称发烧,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按照以前的宣传科普认知人体温度大于37℃为发热。又分为低热、中热、高热、超高热。发热首先是高温、头晕、不舒服,要马上退热,让体温保持在平均36~37℃和头痛缓解。具体方法:用水牛角砭器先刮头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头部经络;对大椎穴进行轻缓点法再进行揉法,禁止用暴力伤到骨膜;用不锈钢砭器、黄铜或者紫铜砭器对背部督脉由上而下刮到腰眼关穴处,必须出痧、刮出离经淤血和体内的寒气;采用水牛角砭器、黄铜砭器或者紫铜砭器对背部肺区全息反射区域进行刮拭,刮出痧毒、打通经络;取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附分穴等穴位用不锈钢、黄铜或紫铜等材料点穴笔砭器行刺法。

5.2背痛:好发于两肩胛之间,背部酸痛,有肿块、肌肉僵硬,有固定压痛点或者压痛较为广泛。具体方法:用不锈钢砭器、黄铜或者紫铜砭器对背部督脉由上而下刮到至阳穴;取魄户穴、神堂穴、心俞穴、委中穴、阿是穴等穴位用不锈钢、黄铜或紫铜等材料点穴笔砭器行刺法;采用水牛角砭器或者蜜蜡砭器对背部肿块、疼痛处周围2寸内轻刮,对患处疼痛位置轻刺、由缓而重的点法和揉法,以患者身体承受度为宜。

5.3糖尿病血糖高:患者血中糖的含量长期持续超出正常水平。有口渴、眩晕、头痛症状。具体方法:用水牛角砭器将头部反复安全刮拭,对太阳穴缓慢安全点揉;用水牛角砭器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循经行刮法和划法,出痧或皮肤红度;不锈钢、黄铜或紫铜等材料点穴笔砭器用刺法选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膀胱俞穴等穴位。

6讨论

背部调理治疗用砭术在发热、背痛、糖尿病血糖高等急性、慢性疾病方面康复有明显的效果和成功案例。其中运用项氏恩慈砭术对发热急性病的低热一次就能退热达到体温正常,对中度发热的患者因不同体质基本上调理治疗砭刮1-3次就达到体温正常,特别在治疗发热病症时术者要做好自身保健防止后续交叉感染。对背痛、糖尿病血糖高等慢性疾病调理患者要有恒心、耐心和决心,调好心态、打开心门相信中医砭术调理治疗能让主要症状改善好转甚至让症状消失达到治愈正常的指标参数。运用砭术技术在背部调理治疗急慢性疾病有明显的改善疗效,也因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特别在提升身体阳气方面和改善亚健康方面具有深层次的养生保健价值,适合更多的群体。

参考文献:

[1]姜国华. 局部解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2]项和乐 浅析糖尿病中医砭术保健调理思路[J] 温州老龄2024.08(98)10-12

[3]耿乃光. 新砭石疗法[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61-76

作者简介

项和乐: 一级健康管理师、砭术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中药调配师。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评审专家、中国卒中学会会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自然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员、浙江省药学会会员、浙江省针灸学会会员、温州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员、温州市医学会会员。

研修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吉林中医药学会、国家健康医疗开发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擅长砭术、拔罐、茶饮、食补、中药炮制。

来源: 国土勘测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