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困扰众多中老年朋友们的常见眼病,得了白内障需要治疗吗,不治疗会失明吗?这篇文章将为您解答。

白内障是由于眼睛中原本透明的晶状体逐渐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的眼部疾病,白内障患者一般会经历以下阶段:

早期:轻微视物模糊,色彩感知减弱,可能误以为是“老花眼”。

中期:视力明显下降,夜间出现眩光,影响日常生活。

晚期:晶状体完全混浊,光线无法穿透,视力仅剩光感甚至失明。

但需明确的是,这种失明是“可逆的”——通过白内障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置换为人工晶体。

白内障一定会失明吗?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曹向荣院长表示,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许多患者因无法手术而失明,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加剧视力损害。白内障患者是否会失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若不及时治疗,确实有一定的失明风险,但是及时手术,即使晚期白内障,只要视神经和视网膜功能正常,手术后仍能复明。

为什么有人因白内障失明?

1.认知误区:总有白内障患者误信“白内障要等成熟才能手术”,延误治疗时机,或是迷信药物或保健品,错过治疗时期。

2.医疗条件限制:贫困地区缺乏眼科医疗资源,患者无法接受手术。

3.并发症影响:若合并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可能造成不可逆视力损伤。

如何避免白内障致盲?

1.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糖、控压,定期检查眼底。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若出现视力模糊、眩光、色彩褪色等症状,立即就医。

2.选择合适手术时机:传统观念认为需等待白内障“成熟”,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当视力下降影响生活时即可手术。拖延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白内障致盲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定期检查、及时手术和科学护眼,即使确诊白内障,患者依然能拥有清晰视界,忽视治疗才是视力丧失的真正推手。若您或家人正受白内障困扰,请尽早到正规眼科医院就诊,切勿让“等待”偷走光明!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