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多名腹股沟里鼓“包包”、哭闹不止的小朋友,通过急诊来到胃肠外科后,经医生的妙手将“包包”送回去了。但这些“包包”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反复发作,往返医院将成为家常便饭。
原来这些腹股沟里“鼓包包”的小朋友都是“疝气宝宝”。小儿疝(气)又称小肠气,医学上称作腹股沟疝,其发病率为1-4%,早产儿发病率更高,男孩是女孩发病率的8-15倍,是小儿外科常见病。
其发病原因为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在小朋友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腹腔压力增加情况下,肠管、大网膜等腹腔内容物就可以进入鞘状突形成疝气,主要表现是腹股沟区见可回纳的“包包”。
1、小儿疝有哪些表现?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孩子的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出现一个肿物。当孩子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增高时,肿物会突出,而在孩子安静、平卧或用手轻轻按压时,肿物又会消失。有些家长可能会在给孩子换尿布、洗澡时发现这个肿物。
如果肿物突出后不能回纳,孩子出现哭闹不止、呕吐、腹胀等症状,那就可能发生了疝嵌顿,这是一种比较紧急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否则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后果。
2、小儿疝的危害?
小儿疝很常见,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有生命危险。疝气小儿容易出现下腹坠胀感、腹胀、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障碍、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男孩子可因疝气反复从内环口出来,挤压精索血管、睾丸血管,从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女孩子可因卵巢、输卵管反复从内环口膨出,导致水肿粘连,最终都将会导致不育。疝气最大的危害是“嵌顿”。
在患儿剧烈哭吵、跑步后,腹腔压力突然增加,**腹腔内突出物被“卡”住了,难以回纳,若不及时处理,**被“卡”住的小肠、大肠、大网膜、卵巢、输卵管等便会缺血坏死,继发肠梗阻、感染性休克等。
3、小儿疝该如何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小儿疝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等优点,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
小儿疝手术的最佳时机一般在孩子一周岁以后,但是一岁并不是绝对的分界线,如果孩子反复出现疝嵌顿,应尽早手术。在手术前,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哭闹、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以防疝嵌顿。
4、如何预防小儿疝?
虽然小儿疝的发生与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有很大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孩子患小儿疝的风险。比如,尽量减少孩子哭闹的时间,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注意孩子的饮食,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如果孩子有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长期咳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纯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