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是人的一个免疫器官,一般有造血、调节免疫力、吞噬衰老细胞的功能。但是如果脾脏它变大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市民董女士脾变大了一年多,却始终找不到原因。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生通过“火眼金睛”,终于让真相浮出水面,揭开了“伪装大师”的真面目。
董女士今年61岁,1年前,她因腹部胀痛而四处就诊,但始终没有找到病根。近日,她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血液肿瘤科就诊,入院后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升高,异常淋巴细胞2%。为尽快明确诊断,争取更宝贵的治疗时间,征得家属同意后,入院第二天,血液肿瘤科医生立即为董女士安排了骨髓细胞学、流式和骨髓活检等检查。
检验科廖美容副主任技师发现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可见异常细胞,考虑淋巴瘤细胞可能性大,建议淋巴组织活检。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终于破案了:董女士被确诊“脾边缘区淋巴瘤”。谜团解开后,医生马不停蹄地为其制定周密治疗方案。目前患者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上图为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下图为骨髓一类异常淋巴,形态疑似淋巴瘤细胞)
一、脾边缘区淋巴瘤是什么病?
**长沙市第四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邹立新介绍:**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它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淋巴瘤可以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大类。边缘区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通常发生在淋巴结边缘或附近组织,主要包括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MZL)、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等。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脾脏白髓B细胞淋巴瘤。
二、脾边缘区淋巴瘤有什么表现?
淋巴瘤因其多变的临床表现而被称为“伪装大师”,是一种极难确诊的疾病。脾边缘区淋巴瘤往往起病隐匿,是“伪装大师”中的强者,极容易被误诊漏诊。脾边缘区淋巴瘤常累及脾、脾门淋巴结,也常累及骨髓、外周血和肝脏。主要表现为脾大,巨脾和贫血可为首发症状,可伴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三、脾边缘区淋巴瘤怎么诊断?
脾脏病理活检是诊断SMZL的金标准,对于无法获得脾脏病理标本的患者,依据典型的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骨髓活检结果,仍然可以进行诊断。长沙市第四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张毕明说,我院检验科常规开展骨髓检验、流式细胞学诊断技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廖美容 涂希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市第四医院 廖美容 涂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