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医师)

尽管冬季已进入末尾,但“大寒不寒,年后倒春寒”,多地持续降温,气温骤降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也促进了流感病毒的肆虐。每年的冬季都是流感高发期,而今年的流感疫情似乎比往年更加严峻。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学校、办公室因病缺勤的人数激增,流感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应对流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提出,以及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希望。

寒潮与流感:为何冬季是流感高发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被周围的人吸入而感染。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2025年第5周(2025年1月26日-2025年2月2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为7.4%高于前一周水平(5.2%),高于2022~2024年同期水平(4.0%,1.5%和6.7%)。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为5.5%高于前一周水平(4.2%),高于2022~2024年同期水平(3.5%,1.5%和5.0%)

冬季之所以成为流感的高发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低温环境利于病毒存活:**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冬季的寒冷气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人群聚集增加传播风险:冬季人们更多时间待在室内,尤其是学校、办公室等封闭空间,人群密集,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3. 免疫力下降:寒冷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症状与危害:不仅仅是“感冒”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咽痛等。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流感可能只是几天的不适,但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300万至500万例重症流感病例,其中约29万至65万人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流感的危害不容小觑,科学防控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科学防控的新指南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流感的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提出,标志着流感防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方案结合了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病毒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为流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1.早期诊断与分型治疗

方案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通过快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手段,可以在发病初期明确诊断,从而尽早开始治疗。此外,方案还提出了分型治疗的概念,即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抗病毒药物是流感治疗的核心。方案新增两种抗病毒药物法维拉韦和玛巴洛沙韦,其中法维拉韦(Favipiravir)作为首个国产RNA聚合酶抑制剂药物,受到了广泛关注。法维拉韦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3.疫苗接种与公共卫生措施

预防始终是流感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方案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此外,方案还提倡加强公共卫生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结语:科学应对流感,守护健康未来

寒潮依旧,流感持续,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流感的威胁。《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而法维拉韦等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则为流感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这个流感高发的季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科学用药,共同守护健康未来。

来源: 作者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