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透析患者而言,科学控制水分摄入是维持身体健康和透析效果的关键环节。水分摄入不当,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影响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4 个帮助透析患者科学控水的实用技巧。
一、了解控水的重要性
透析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像健康人一样正常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一方面,血管内液体增多,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另一方面,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同时,水肿不仅影响外观,还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感染风险。而控水不当导致的脱水,则会引起低血压、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影响透析的顺利进行。所以,透析患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学控水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日常自我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精准计算每日饮水量
1.确定基础饮水量:一般来说,透析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应为前一天的尿量加上 500 毫升。这 500 毫升是用于补充不显性失水,如呼吸、皮肤蒸发所丢失的水分。例如,如果前一天尿量为 800 毫升,那么当天的饮水量应为 800 + 500 = 1300 毫升。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实际饮水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变化、血压情况、透析间隔时间等因素进行调整。
2. 根据体重变化调整:体重是反映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指标。透析患者应每天在同一时间、穿着相同衣物测量体重。如果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的 3% - 5%,说明水分摄入过多,需要严格控制饮水量;若体重增长过少甚至下降,可能存在脱水风险,需适当增加饮水。比如,一位干体重为 60 公斤的患者,两次透析间隔期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 1.8 - 3 公斤。
三、掌握饮水技巧
1.小口慢饮:很多患者在口渴时习惯大口喝水,这样会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加重身体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将一天的饮水量分配到各个时段,每次少量饮水,采用小口慢饮的方式。比如,将一天的水分分成 8 - 10 次饮用,每次喝 100 - 150 毫升左右,这样既能缓解口渴感,又能避免水分快速进入体内。
2. 使用有刻度容器:为了准确控制饮水量,建议使用带有刻度的杯子或水壶。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每次喝了多少水,避免因估计错误而导致饮水过量。同时,将一天的总饮水量记录下来,方便观察和调整。
3. 避免高盐和高糖食物:高盐食物会使人口渴,增加饮水量。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高糖食物也会导致口渴,而且还可能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要避免食用糖果、饮料、蛋糕等高糖食物。
4. 巧用冰块和口香糖:在感到口渴难耐时,可以含一块冰块,让冰块慢慢融化,湿润口腔和咽喉,缓解口渴感。嚼口香糖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能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口渴的感觉。但要注意选择无糖口香糖,以免影响血糖。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1.心态调整:控水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口渴而感到烦躁、焦虑。这时,要学会调整心态,认识到控水是治疗的必要环节,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口渴带来的不适。
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水分平衡的维持。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起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也可能影响食欲和水分摄入。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透析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以免导致脱水。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每周运动 3 - 5 次。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适量水分,避免因运动导致水分失衡。
透析患者科学控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细心管理的过程。通过了解控水的重要性、精准计算饮水量、掌握饮水技巧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透析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体内水分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轻松应对透析治疗。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