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翔 中部战区总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石 荟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对于多种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其相关知识,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过程、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

胸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性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腔内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动态稳定的负压状态,以维持肺的膨胀和正常呼吸功能。当疾病或外伤等导致胸腔内积气、积液或积血时,胸腔内的压力平衡被打破,肺的膨胀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对于既往已经存在严重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是通过在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将积气、积液或积血引流出体外,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使肺能够重新膨胀并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引流管的一端放置在胸腔内,另一端连接到一个密闭的引流装置,通常是一个带有水封瓶的装置。在胸腔内外压力差、重力的作用下,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顺着引流管流入水封瓶中,从而达到引流的目的。

图1 已置入胸腔的引流管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证

1. 气胸:无论是自发性气胸还是外伤性气胸,当胸腔内积气较多,导致肺被压缩超过一定程度(一般为30%以上),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积气,使肺复张。

2. 胸腔积液: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如胸膜炎(结核性、化脓性等)、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心功能不全等导致的胸腔积液,当积液量较大,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或为了明确积液性质及病因进行诊断性引流时,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

3. 血胸:胸部外伤导致胸腔内出血形成血胸,若出血量较大,出现休克症状或持续出血时,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以及时引出积血,观察出血情况,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三、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过程

通常,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再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取坐位并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下床或气胸的患者可取半卧位,前臂上举抱于枕部。医生在胸部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消毒皮肤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一根粗针和一根柔软的导丝将引流管沿着2个肋骨间的间隙缓慢插入胸腔内一定深度,确定引流管位置后,将引流管固定,并与预先准备好的水封瓶连接。整个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适症状,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a)三腔水封瓶(淡黄色液体即引流出的胸腔积液) (b)单腔水封瓶

图2 水封瓶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引流气体或液体的量与速度:过多、过快的引流气体或液体可能导致肺组织快速复张而引起肺水肿,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烦躁、心悸等,继而出现咯大量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因此,引流气体或液体的量与速度应当严格遵从医务人员的嘱咐。

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脱出: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堵塞。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促进肺膨胀和胸腔内液体或气体排出。此外,在妥善固定引流管同时,应避免外力拉扯导致引流管脱出。

3.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果引流液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可能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如果引流液浑浊,且伴有异味,可能提示存在感染;如果引流气体量突然增多,可能提示气胸进一步加重。

4. 水封瓶的注意事项:水封瓶应放置在低于患者胸腔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引流液或水封瓶内液体倒流回胸腔。如果是气胸患者,水封瓶内可以看到气泡溢出或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如果水柱波动消失,可能提示引流管堵塞或肺已完全复张。此外,应定期更换水封瓶。

5. 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五、结语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胸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呼吸功能,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患者呼吸的守护者,也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但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和精心护理,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顺利康复。了解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这些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到自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提高诊断效率、优化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