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亚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董俊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纪 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审核:马 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马医生,我家邻居王老师昨天突然乏力、晕厥、失语、偏瘫,医生说是心房颤动引起的卒中,什么是心房颤动啊?心房颤动和卒中有什么关系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45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1.8%;在7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5.4%和4.9%,且患病率随年龄升高,80~89岁人群中可达7.5%。

房颤可能引起的最大危害是卒中,由房颤引起的卒中,比高血压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危害更大。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且房颤导致的卒中具有高致死性、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由房颤引发的卒中,患者一年死亡率超过50%,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30%。

图1 图左为正常成人脑血管示意图;图右为房颤引起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示意图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作为“最高司令部”指挥心房、心室规律地收缩、泵血。当房颤发作时,窦房结丧失“指挥权”,心房或肺静脉来源的异位电活动导致心房不规则收缩活动。

目前,房颤引起卒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左心耳血栓形成是导致卒中的主要原因。左心耳是左心房的一部分,是左心房突出向前的一个耳形囊袋结构,由于房颤后心房收缩紊乱,容易在左心耳内形成栓子,血栓易附于梳状肌,一旦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达靶器官,最终引起卒中。有研究认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房颤患病终身风险约为25%,并且一旦发生过房颤,会反复发作。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吸烟及饮酒等,均可能增加房颤发生风险,建议上述人群定期到医院检查。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房颤患者应在专业医生对卒中、出血风险评估和指导下选择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等),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卒中的发生。由于抗凝治疗有导致患者出血的风险,因此,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和随访。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以降低左心耳部位血栓形成的概率。

温馨提示:除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外,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对预防房颤、卒中同样重要,如果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心跳不稳、失语及偏瘫,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排除房颤的可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