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四,新春的气氛依然浓烈,65岁的白血病患者李奶奶在家属的陪同下,将三面锦旗和一束鲜花送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医护人员手中,感谢他们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让她成功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度过了一个阖家团圆的平安春节。李奶奶也成为湘雅三医院目前成功完成的最高龄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2023年1月,李奶奶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确诊后,她一直采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案进行诱导和维持治疗。然而,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这样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长期生存的缓解深度。尽管医生多次建议李奶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担心自身年龄较大,李奶奶始终未能下定决心。
2024年8月,李奶奶的肿瘤残留病灶检测结果显示疾病进展复发。此时,相比两年前,肿瘤负荷更高,年龄又增加了两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已不再理想。然而,如果不进行挽救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李奶奶的生命将面临严重威胁。
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和风险。首先,高龄患者的器官功能老化,代偿能力不足,移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其次,高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移植后发生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高龄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
血液内科自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移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目前,科室年移植量均在百例以上,对高难度的6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李奶奶的情况,医疗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
李奶奶进入移植仓后,移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大剂量的清髓化疗之后,李奶奶出现了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发热并发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情况一度非常危急。血液内科医护团队迅速反应,日夜守护,通过精准的抗感染治疗、强心支持和细致的护理,最终帮助李奶奶度过了危险期,顺利完成了移植。
“感谢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够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李奶奶激动地说。她表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治愈了她的疾病,更用温暖的关怀抚慰了她的心灵,让她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血液内科主任李昕表示,李奶奶的成功移植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高龄患者和疑难复杂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血液内科 刘艳 阮春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