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中药洗发水,去屑止痒

七夕佳节,除了乞巧(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古代妇女还有上山采草药、煎汤洗头的习俗,并在湖南和江浙一带尤为盛行。

清代《攸县(地处湖南省株洲市)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清代《象山县(地处浙江省宁波市)志》亦有载:“俗无穿针乞巧事,用槿叶汁燂汤梳栉。”

未婚女子用草药煎汤洗发,一方面是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希冀;另一方面,用草药洗发,能令头皮健康,使头发保持柔顺、乌黑,兼止头屑。

如今,即便商店货架上各种洗发水应有尽有,但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七夕煎药洗发的传统习俗。

时值七夕,不妨返璞归真,自制草药汤洗发,在感受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洗出一头亮发。

民间方子,各有所长

“用中草药煎汤洗头,是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历史悠久,临床确实有效。”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朱培成医生表示,柏叶、槿叶、艾叶这些民间方子,功效各有所长。

用侧柏叶和木槿叶煎汤洗发,能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消炎、止痒、生发。

但由于它们性味都较苦寒,因此只适用于体质壮实且体质偏热的健康人群,尤其是血热证或阴虚血热证的人群。

这类人通常比较容易上火,常感觉心烦、口渴,容易失眠、口舌生疮等。

侧柏叶还是少数能外用护理毛发的中药之一。

“侧柏叶还具有祛风除湿、生发乌发的功效,用其泡酒精涂抹头发,对治疗斑秃也有一定效果。”朱培成医生说。

至于艾叶,则跟侧柏叶和木槿叶的性质相反,其性质辛温,有理气血、祛寒湿、温经止痛、安胎之效。

容易痛经的女性,在经前,可以用艾叶、生姜煮水洗头、泡脚,能起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气血不足、寒湿重、体质偏弱的人(这类人通常比较怕冷、大便也比较烂),用艾叶煎汤洗发后,还会感觉全身都暖暖的,很舒服。

艾叶还有一个优势:到处都有,获取十分便利,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

洗头方也要辨证,用错适得其反

虽然通过外用洗发对头发进行护理,能直达病灶,比内服汤药起效来得更快;不过,无论是哪种洗发方,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朱培成医生提醒:“中医主张辨证论治,不管是内服还是外洗,都需要正确辨证,符合使用者的体质和所属证型再使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属于热性体质的人,本身就怕热,用了辛温的艾叶洗头,就是火上浇油,会变得烦躁、火气大。

再如,本身体质就偏寒或是湿气重的人群,再使用侧柏叶、木槿叶、蒲公英、桑叶等性质较凉的药物,洗后不仅达不到所需功效,还可能会产生身体发冷、颤抖等副作用。

所以,先摸清自己的体质,再选择合适的方子,才能取得最大的功效。

趁七夕,试试自制草药洗发方

朱培成医生为大家介绍了几款方便、有效的洗发方。

大家可以趁着七夕,对照个人体质和需求,试试看——

l 艾叶黄姜方

【材料】艾叶15克、小黄姜50~100克(打碎)、茶籽饼50克(或熟普洱30克)打碎、清水1500~2000毫升。

【功效】消炎、止痒、祛寒。

【适用人群】体质偏寒者。此类人常畏寒怕冷、手脚冰冷、面色苍白等。

【解读】艾叶、小黄姜辛温,能温经祛寒止痛,对常头冷头痛者友好。茶籽饼、熟普洱去油去头屑效果佳。

l 柏叶蒲公英方

【材料】侧柏叶、蒲公英各30~50克,茶籽饼50~100克(打碎),清水1500~2000毫升。

【功效】消炎、止痒、去屑。

【适用人群】体质强壮者,偏血热或阴虚血热,或平常体质者。

【解读】蒲公英和侧柏叶皆有清热解毒、利湿、生发的功效。此方尤其适合油性发质者。

l 松针桑叶方

【材料】松针30~50克、桑叶30克、茶籽饼50~100克(打碎)、清水1500~2000毫升。

【功效】消炎止痒、去屑防脱。

【适用人群】体质健壮、偏血热或阴虚血热的人群。

【解读】此方为国医大师禤国维的一个爱用方。该方所用的松针含有花青素,具有乌发生发、抗衰老的功效。不过,单用生发效果不太明显。有生发需求的朋友,建议到医院就诊,内外结合,效果更佳。

【做法】分别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再转小火煎煮半小时。凉凉或用温水稀释至36~40摄氏度后洗发。

【频次】因人而异:年轻人、出汗多、头油多、头皮痒、头屑多,1~2天/次;体质较弱,常生病,出汗较少者,3~4天/次。

来源: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