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骤降,万物进入蛰伏状态。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人体的各个器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肾脏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了 “高危器官”。中医认为,冬季与肾脏相对应,肾主藏精,冬季是肾脏发挥藏精功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肾脏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阶段。了解冬季肾脏面临的挑战,并掌握有效的保护方法,对于维持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冬季肾脏面临的挑战

1.血压波动: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冬季血压波动更为明显。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肾脏的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进而损害肾功能。

2. 感染风险增加: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不畅,加之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而这些感染可能会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肾脏的免疫损伤,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急性肾损伤。

3. 水分摄入减少: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出汗量减少,口渴感也相对减弱,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减少水分摄入。然而,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得肾脏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升高,增加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尿液浓缩还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保护肾脏的方法

1.注意保暖: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保暖是冬季护肾的首要任务。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注意腰部和脚部的保暖。腰部是肾脏的所在部位,腰部受寒会直接影响肾脏的气血运行;而脚部是人体经络的汇聚之处,寒从脚起,脚部保暖不当也会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可以选择穿厚棉衣、保暖裤、棉鞋等,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既能温暖双脚,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肾脏更好地代谢。

2. 合理饮食:冬季饮食应以温热、滋补为主,多吃一些对肾脏有益的食物。例如,黑色食物在中医理论中与肾脏相关,像黑芝麻、黑豆、黑米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羊肉也是冬季的滋补佳品,性温,能温中散寒、补肾壮阳。此外,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高盐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每天至少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冲洗尿道,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的沉积。

3. 适度运动:冬季虽然寒冷,但也不能忽视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肾脏健康有益。不过,冬季运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运动,如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温和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反而损伤身体。

4. 规律作息:冬季昼短夜长,人体的生物钟也应相应调整,遵循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的原则。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有助于固护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肾脏的休息和修复。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肾脏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调养。

5.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冬季要更加严格地控制病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这些基础疾病如果控制不佳,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冬天是肾脏健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冬季肾脏面临的风险,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做好肾脏的保护工作。通过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以及控制基础疾病等措施,让我们的肾脏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健康,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