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系统梳理和汇总已记述的中国近海栉江珧属物种, 共计2亚属7物种: 栉江珧、中国江珧、黄口江珧、棘江珧、青口江珧、羽状江珧和旗江珧。栉江珧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江珧科、江珧属。江珧科贝类通常体型较大,外形独特。栉江珧的贝壳呈三角形,较为扁平,质地坚韧却不失轻盈。其贝壳表面有着显著的放射肋,这些肋条上整齐排列着小棘,如同精心雕琢的纹理,成为了它标志性的外观特征。在中国北方沿海俗称“大海红”、“海锹”, 浙江沿海俗称“海蚌”, 福建沿海俗称“土杯”、“马蹄”, 潮汕地区俗称“割猪刀”,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双壳贝类。
栉江珧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世界范围内,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区域。在中国,栉江珧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在北方的辽宁、山东等海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它们喜欢栖息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自潮下区至50m深的泥沙,通常会将身体的一部分埋入泥沙之中,仅露出贝壳的后端进行呼吸和摄食。
栉江珧一般为雌、雄异体但也存在雌、雄同体及性转换现象。从外观看很难区分性别但在繁殖季节里当性腺布满整个内脏团时只要稍撬开贝壳即可见雄性性腺呈乳黄色雌性呈桔红色。雌、雄性比接近但雌性略占优势。栉江珧的发生即从产卵到幼贝出现大约要经过1个月的时间第1年贝体可长到约10cm第2年即2龄个体可长到14cm此时性腺即可成熟。2龄以上的个体每年都有繁殖能力。
栉江珧不仅外形美丽,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富含优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修复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此外,栉江珧还含有钙、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成分,锌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硒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人体抵御自由基的伤害;维生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栉江珧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广泛的分布以及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成为海洋生物中的一颗璀璨明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栉江珧将在保护海洋生态和满足人类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建峰,杨爱国.栉江珧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J].海洋水产研究,2005,(04):84-88.
[2]薛东秀,王海艳,马兴浩,等.中国近海栉江珧属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4,48(04):122-129.
[3]王灵昭,潘守昊,刘文慧,等.栉江珧闭壳肌源鲜味物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47(04):21-25.
[4]王灵昭,潘守昊,刘文慧,等.栉江珧闭壳肌源鲜味物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47(04):21-25.
来源: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