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过后,精神科门诊常常人满为患,其中不乏因“停药后出现的严重药物副反应——恶性综合征”而前来就诊的危重病人。
近日,42岁的张先生(化名)因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情一度得到控制。然而,在过年期间停药后,他开始出现精神紧张、大汗、睡眠差、眼神闪烁、意识模糊、违拗等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住院当晚,张先生体温飙升至39℃,并伴有肺部感染、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正在重症病房接受抢救。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副主任医师徐彩娟介绍,恶性综合征(NM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通常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或突然停药有关。其主要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若不及时识别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5%-30%。
**那么,为什么停药会引发恶性综合征呢?**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发挥作用,而多巴胺是调节体温、肌肉张力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当药物突然停用时,多巴胺功能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肌肉强直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此外,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身体逐渐适应了药物的存在,突然停药会使身体失去这种适应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
为了预防停药后的恶性综合征,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逐渐减量,在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
二是密切监测,停药后尤其是停药后的前20天内,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高热、肌肉强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是避免高危因素,停药期间应避免高温环境、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症状的因素。
对于已经出现恶性综合征的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主任唐丽强调,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给予降温、补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实验室指标等对症支持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能还需要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肌肉松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唐丽主任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停药后引起的恶性综合征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药物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停药。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徐彩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