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出新高度 成就新“椒”点
“辣”出新高度 成就新“椒”点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刚过,
浓浓的年味儿还未散去
小编在这里祝大家:
麻“辣”鲜香生活旺,
“椒”点不断事业兴,
新的一年继续红红火火!
说到红火,
那就不得不提及兼具红火与热情的食物
——辣椒。
辣椒的“中国行”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大约于16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有研究认为,辣椒通过多个途径传入中国,最早落脚点是浙江,先传到华北,再到湖南和辽宁,湖南作为次级传播中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及周边地区扩散,形成长江中上游嗜辣区,华北、东北、西北微辣区,华东、华南沿海淡辣区。
辣椒又叫辣子、辣角、辣茄、海椒、番椒、秦椒、大椒等等,名字换了又换,但那股子火辣劲儿却从未改变。如今,辣椒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调味担当”!
蔬菜界的“维C超人”
虽然被普遍认为是调味品,但辣椒的“真身”可是蔬菜:每100克鲜椒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达到150~300毫克,是蔬菜界当之无愧的“维C之王”!
辣椒给人“辣”的感觉其实不是味觉,而是痛觉:它含有其它蔬菜所没有的“辣椒素”,能够刺激身体的感觉神经元,当其受激活后会产生灼热感,这种灼热的感觉会让大脑产生一种机体受伤的错误概念,并开始释放人体自身的止痛物质——内啡肽,所以可以让人有一种欢快的感觉,越吃越想吃。
武林争霸之:灯笼椒VS牛角椒
在江苏,“辣椒圈”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近130万亩,主要分为薄皮长灯笼椒和牛角椒两大门派。
01薄皮长灯笼椒类型
主要在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种植。主要品种有苏椒1614、苏椒478、苏椒629、富丽118、精质019、伯恒999、茂华超越、江南冬等。绿油油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口感脆爽,微辣中带着一丝丝清甜,是“圈儿里”的小清新。
02牛角椒类型
主要在淮安、盐城等地种植。作为青椒栽培,主要品种有苏椒876、镇研838等等;作为红椒栽培,主要品种有苏椒875、红宝石、红丰8号、大家红等。这个门派的成员果实像牛角一样壮实,耐贮藏、易运输,是“圈儿里”的体力担当!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辣”角儿?
苏椒系列的当家花旦一一亮相!
苏椒1614
早熟界的“小钢炮”,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极早熟。果实翠绿如玉,口感脆嫩,微辣中带着清新。来上一盘用它炒制的清炒时蔬或凉拌小菜,绝对能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苏椒478
光泽亮丽,皮薄肉脆,口感极佳。连续坐果能力强,不易早衰变短。无论是炒肉还是炖豆腐,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苏椒629
麻面微皱,颜色亮绿,果尖如马嘴,长相奇特却味道绝佳。用它制作的菜肴绝对能成为亲朋好友间的话题焦点。
苏椒875
红得发亮,耐热抗病,红椒产量杠杠的。早中熟,果实牛角形,易坐果且果大、肉厚,是江苏省农业主导品种。用它制作的红椒炒肉或红烧茄子乃是人间美味,红彤彤的色泽和香辣可口的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苏椒876
果大肉厚,抗逆性强。易坐果、结果多且集中,产量高,鲜椒专用。用它制作的菜肴不仅味道绝佳,还能为你提供满满的“辣味惊喜”。
辣椒界的“最强大脑”
科技助力美味升级
我院蔬菜研究所辣椒创新团队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联合地方成立亚夫科技服务“淮安苏嘴工作站”“金坛后阳工作站”,与省内多个蔬菜产区签订辣椒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协议,服务辣椒产业的发展。在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建立辣椒新品种与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苏椒1614、苏椒478、苏椒875等优良品种,集成“早春大棚红椒茬水稻轮作模式”“苏椒系列辣椒品种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制定“辣椒设施栽培土壤健康管理技术规程”“辣椒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不断为我省辣椒高效化、轻简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有效支撑。
蔬菜所辣椒创新团队
“苏椒”系列明星辣椒皆来自于我院蔬菜研究所辣椒创新团队。团队主要从事辣椒种质资源创新、高效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2人。针对辣椒研究科技需求,开展辣椒现代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在辣椒种间杂交、耐盐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辣椒抗CMV基因挖掘及抗性机理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根据辣椒产业发展需求,创新辣椒抗病、抗逆、雄性不育等育种材料,培育优质、多抗、丰产、专用的“苏椒”系列辣椒品种,在江苏、山东、安徽等辣椒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的一年,
让我们用一场红红火火的美味,
迎接“辣”样精彩的开局,
成就所愿皆如愿的“椒”点!
供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文字:赵雪
版式设计:朱悦、沈业松
来源: 转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