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死44伤!南京火灾背后真相被深扒,原因令人痛心!可怕的是,这个致命错很多人还在犯

前几日,南京一小区发生大火的事情,大家都应该都听说了吧?

非常惨。

截至23日24时,火灾已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伤情较轻。

7楼住户家属说,堂妹一家四口都遇难了,孩子才4岁。该栋另一住户说,住在同栋楼的好友一家五口都在火灾中丧生。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周广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复盘了火灾发生的过程:

事发的这栋居民楼,地面架空层集中停放了大量电动车。

电动车起火引燃了一楼架空层,架空层直接联通建筑内部的天井,形成烟囱效应,火势向上快速蔓延。

再加上不少楼层堆放有可燃杂物,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被点燃,因此,这次火灾出现了不止一个火点。

至于此次火灾伤亡为何如此惨重,一是因为,火灾发生在凌晨,很多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二来,我们通过图片也能看出,这个小区住户实在太密集了。

专家介绍,高层建筑功能复杂、人员密集,易燃可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较大损失;高层建筑内部的常闭式防火门未能有效阻隔烟气蔓延,也是造成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其实5年前就烧过一次

回过头看此次火灾的源头,又又又是电动车!

该小区电动车停放在架空层,是物业的规划,但,这个规划到底合不合理呢?

专家介绍,如果架空层设计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的场所,那么应采取防范措施规避起火风险,包括:

● 建筑公共部位之间形成防火分隔;

● 安装火灾探测装置、视频监控系统;

● 安装简易喷淋或其他灭火器材。

很遗憾,这些,事发小区并没有。

更为讽刺的是,该小区的消防隐患,其实早就暴露出来了。

2019年,小区2栋曾因电动车发生过火灾,墙面留有大片烟熏痕迹。

有小区居民曾在网上投诉电动车乱停放、进楼栋的问题。20年举报过,21年又举报了一次。

2022年4月,南京广电《法治现场》栏目还专门报道了该小区电动车停放在架空层,存在消防隐患的问题。

2023年5月,还有小区居民向“12345热线”投诉。事后确实有整改,但似乎只存在了一天不到。

一次次的“摆烂”,结果终于酿成大祸。

此次火灾,无疑给各地的物业、消防管理敲响了警钟。

当然,我们普通居民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要把电动车带进楼栋里!

别再这样给电动车充电了!

这些年,使用电动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电动车引发的燃爆事故,相应的也越来越多。

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燃爆事故已达2.1万起,而2018年才只有3000起左右。

全国电动车火灾案里,约80%发生在充电过程中。

充电是电池最容易发生自发性热失控的时刻,而且越到充电后期,电池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大。

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的时间,多在夜间。

等到了充电的后期,常常已经是后半夜,是众人皆在梦乡的时刻。一旦出事,很难及时作出反应。

要知道,关于电动车着火,有一个说法叫“夺命100秒”——

不仅蔓延速度快,电池燃烧时还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等毒气,以及大量黑烟,带来成倍伤害。

电动车入户充电,相当于将多种灾害可能性进行了叠加,危险至极。

不仅不能入户,停放在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充电,都不行!

因为一旦起火,就会阻断逃生通道,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有人说,我不把车带回家,只带电池回去充电行不行?

一样很危险!

2019年9月北京通州火灾致楼上一家五口死亡、2022年10月上海一小区火灾致两夫妻死亡的事件,就是电池入户充电惹的祸。

另外充电时还要注意:

①要规范布线,不要私拉电线,或者自己买插线板随意充电;充电器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原装充电器,否则更容易发生短路。

②每次充电的时间不宜过长,原则上不超过10小时,充满电后及时拔掉电源。

不充电的时候,也要小心

不只是充电期间,其他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

可以看下之前这起事件:

2021年5月,一电动车在电梯内自燃起火,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婴儿……

有网友评论说“活人焚化炉”,确实像噩梦般的场景。

电池爆炸原因有三点:温度,本身产生氧气,电池里有有机质(燃料)。

这三者都具备了,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即使是在不充电的情况下。

所以,千万不要把电动车带到室内、消防通道或者电梯,不管充不充电。

家有电动车的朋友,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一定自觉遵守规定。遇到类似的违规行为,大家可以先提醒,不听劝的直接举报。

“三无”车、改装车,危险翻倍!

购买电动自行车时,要认准3C标志。

另外,车辆买到手后,切忌随意改装。

原装车辆尚有安全风险,如果还擅自改装电池,加装音响、照明等,就更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发生事故的风险成倍增加!

高层建筑起火,怎么逃生?

最后,在这次南京火灾中,有一个问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那就是:遇到高层建筑起火,怎么办?

小编在这里一并给大家科普一下。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不要盲目往顶层跑。如果火源层在上,往楼下逃生;火源层在下,迅速跑到离火源和顶层都较远的中间层,最好是避难层。

如果所在楼层或者楼下已经着火,但火势不猛,楼梯尚无明显烟气,也可以赶紧跑。

跑的时候注意:

①用湿棉毛巾捂住口鼻,可披上浸湿的衣被,尽可能弯腰到最低或匍匐前进。

②千万别坐电梯,走楼梯。

③通过常闭式防火门后,记得随手关门。

**如果你摸到门把手感觉发烫,而且浓烟从门缝往里钻,那这时就别开门逃跑了。**要知道,几口有毒的浓烟就会让人昏厥,进而窒息身亡。

正确做法是:

关闭所有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同时用浸湿的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减少烟气进入。

然后,拨打119告知自己被困房间的位置,等待救援。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高层切忌跳楼,除非救援人员已做好救援准备。**居住在二三层,必须跳下才能自救时,可向地面抛棉被等缓冲物,双手攀着窗台往下滑。

来源: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