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黑玩手机,会致盲?

本刊记者/张美娴

受访专家/左成果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医师,教授

微提醒

整天忙于工作、带娃,直到夜晚躺在床上,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摸黑玩手机,是很多人的睡前消遣。

但最近一则新闻,让人心慌——

武汉有名27岁的周女士,经常睡前关灯看手机。前几年,就感到眼睛发胀、视物模糊,她以为只是眼疲劳,没有在意。

后来,她不仅眼胀,还眼痛、头痛,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属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手术治疗。

青光眼,可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现在摸黑玩手机的人那么多,难道大家的眼睛都危在旦夕?

为此,记者请教了青光眼专科医生左成果,求证“摸黑玩手机”到底有多危险。

2个关键,引发青光眼

“夜间玩手机‘玩’出青光眼,其实有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夜里不开灯,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二是,长时间用眼。”左成果医生说。

她解释,在黑暗的环境下,只有手机小屏幕亮着,瞳孔会不自觉地放大。这时候,虹膜会被“挤”到前房角,使前房角阻塞。

打个比方,当房间光线不够,需要拉开窗帘(相当于瞳孔放大),窗帘就会堆积到旁边一角(相当于前房角)。

而前房角是房水(眼睛睫状体分泌的组织液)流出的通道,好比房间的“下水口”。当窗帘堆积堵住下水口,房间里的水就会越积越多。

满屋都是水,水压太大,楼房会倒塌。眼睛也是同理,房水过多,眼压会升高,容易压迫、损害视神经。

偶尔摸黑看一会手机,影响不大,毕竟人体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些人经常摸黑看手机到深夜,长此以往,眼压持续过高,有可能引发闭角型青光眼。

此外,长时间摸黑玩手机,还有以下风险:轻则引起眼干、泪流不止等视疲劳症状,加剧近视,或导致“飞蚊症”(眼前出现飞蚊般的黑影);重则引发干眼症,加速眼睛黄斑区老化等。

——————————————————————

这些青光眼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

左成果医生指出,以下3类人群的前房角相对狭窄,“下水口”更容易拥堵,进而诱发青光眼——

1、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普通人高8倍以上。

2、远视或有过远视的人、短眼轴(眼球较正常人小)的人。

3、60岁以上人群。

————————————————————————

头痛、呕吐,警惕青光眼发作

左成果医生提醒:“白内障、近视等眼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但一旦患上青光眼,意味着视力已大幅下降,且会继续下降,最后致盲。及时手术、用药也只能保存现有视力,延缓视力继续下降。”

因此,青光眼患者一定要尽快就医干预。

但现实中,青光眼虽然会导致视力下降,但仍经常被人忽略。

“因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常常伴有头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人们常忽略了眼胀、视力下降等眼部症状。

“尤其是如果只有一只眼发作,另一只眼睛视力尚可,更让人难以发现。”

临床上,左成果医生接诊的不少青光眼患者,都是从神经科或是消化内科转诊过来。

她建议,如果熬夜玩手机后,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判断是否为青光眼发作——

一是,轮流遮住单眼,检查双眼是否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

二是,闭上眼睛后,用手指按压眼睛,如果眼睛硬度跟鼻子硬度一样,说明眼压正常;如果眼睛硬度跟额头硬度一样,就说明眼压偏高。

如果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往往说明是青光眼发作,需要尽快到眼科医院挂急诊。

睡前玩手机,4步可护眼

如果大家很难避免睡前玩手机,左成果医生建议,至少做好这4步,就能有效避免损伤眼睛。

第一步,开盏夜灯,提高手机周边的环境亮度,避免摸黑玩手机。

第二步,降低手机亮度,或开启护眼模式。

第三步,看手机时,可将手机往下放,让眼睛垂着往下看。

这样可避免让屏幕光线直射眼睛,也避免眼睛水分蒸发过快。但注意不是低头看,避免伤到颈椎。

第四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可忽略),大家一玩手机就容易沉迷,忘记时间。应定个20分钟的闹钟,强制自己关机入睡,或至少眨眨眼,休息一下眼睛。(感谢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通讯员唐艳丽对本文的帮助)(编辑:凌茜雯)

来源: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