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热闹的节日氛围逐渐淡去,但在此期间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极有可能已使肝脏承受了沉重的负担。为让肝脏尽快恢复活力,节后我们有必要重视护肝工作。

下面就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带我们来看看春节期间那些影响肝脏健康的行为,以及节后该如何有效护肝。

一、春节期间哪些不良生活方式会让肝脏“中招”

1、过度饮酒

春节时,酒是餐桌上常见饮品,可酒精对肝脏危害极大。酒里的乙醇进入肝脏后会转化为乙醛,二者都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长期过量饮酒,易诱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增加患肝癌风险。对于肝病患者,春节饮酒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常人酗酒也可能引发肝脏中毒和肝炎。

2、饮食结构失衡

春节美食丰富,很多人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脂肪代谢负担,多余脂肪堆积在肝脏,易形成脂肪肝,严重时还会损伤肝细胞膜,影响肝功能,导致出现肝区疼痛、乏力、黄疸等症状。

因此,节后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轻肝脏负担。尤其对于肝硬化患者,更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硬食物,防止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3、作息紊乱

春节期间娱乐活动多,通宵打牌、熬夜看电视或上网的情况屡见不鲜。可熬夜会加重肝脏负荷,影响其代谢功能。肝脏在夜间需要休息来自我修复,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养肝黄金时段。

二、肝脏受损的信号

1、消化异常

节后若长时间食欲不振,还伴有口苦口臭,除考虑胃肠道疾病外,也可能是肝炎所致。

2、全身不适

节后若感到浑身乏力、赖床,甚至出现低烧,类似感冒症状,可能是严重肝功异常的表现。当发现小便发黄如浓茶,严重时眼睛和全身皮肤变黄,即出现黄疸,这往往意味着肝胆问题已较严重,需及时就医。

3、体征变化

肝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手掌会出现红色小斑点,即“肝掌”,是肝硬化的表现之一。

三、护肝指南

1、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肝脏排毒。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取,减轻肝脏消化负担。

2、适度运动锻炼

每天安排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能消耗多余热量,降低脂肪在肝脏堆积的风险,减轻肝脏负担,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助力肝脏恢复。

3、定期体检筛查

有肝病家族史、慢性肝病患者、长期饮酒者等高危人群,节后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通过体检,能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感染科 周秩权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