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春节长假已落幕,热闹悄然退散,我们也瞬间被打回“打工人”模式,匆忙回到正常的轨道。

从假期切换到“工作模式”,要上班了,要上学了,想到这些就心塞、难受......这怕是患上节后综合征了。

先别慌,收下这份春节“收心大法”,可助大家尽早和节后综合征说再见,将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

一、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指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问题。生理上表现为恶心、头晕脑胀、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腹胀腹泻等,心理上表现为精神萎靡、心不在焉、睡眠紊乱、提不起精神,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焦虑、神经衰弱等。

出现“节后综合征”,是因为在放假期间,既往生活、工作、学习的固定节奏和规律被打破了。当假期结束,我们要重新建立这个节奏,就可能出现一个不适应的“混乱期”。

二、如何告别“节后综合征”?

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如何调整才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到节后的工作和学习中?

1、不熬夜,规律生活

我们要合理安排起居,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生物钟。如果睡眠不佳,可以泡个热水澡、听些轻音乐,帮助放松身心,尽快入睡。睡前避免玩手机、看电视,尽量保持卧室安静、室内黑暗。

同时,我们要合理安排工作,不要一下子“上强度”,避免日程安排过满一时难以适应,让自己逐步进入工作状态。

2、控住嘴,健康饮食

春节期间进食过多大鱼大肉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难受等情况。节后,我们要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继续无节制地摄入过油、过甜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还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

3、动起来,放松身心

规律的、适度的身体活动对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都非常有效,不仅可以愉悦精神,还能增强体魄,恢复体力。

我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不焦虑,积极面对

注意调整好心态,不焦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强调积极、乐观的信息,例如“我已经准备好面对工作挑战了”或“我可以克服节后综合征”。

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看电影等。同时,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缓解不良情绪。

5、不强撑,及时就医

长沙泰和医院心理科专家提醒:一般情况下,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感会在一周内逐步消退。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压力超出了负荷,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特别注意!!!对于成年人来说,缓解“节后综合征”,恢复被打破的生活规律相对简单。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假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更明显。

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创造更有趣的时间,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

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快收下这份“收心处方”

好好“工作”去~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