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其中手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活动都变得困难。因此,有效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风偏瘫后手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科普时间来啦!

一、被动活动训练

在中风偏瘫的早期,患者手部肌肉力量极弱甚至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此时被动活动训练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通过外力辅助,帮助患者活动手部关节。其原理在于,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促进关节液的循环,为关节软骨提供营养,从而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预防因长期不活动导致的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为后续的主动运动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操作

由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手部关节的活动。

腕关节屈伸:轻轻握住患者的手腕,缓慢地将手腕向上弯曲(背伸),感受腕关节的伸展,保持3-5秒后,再缓慢向下弯曲(掌屈),重复10-15次。

腕关节旋转:握住患者手腕,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每个方向各进行10-15次,让患者感受腕关节全方位的活动。

手指屈伸: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握住患者的手指,缓慢地将手指伸直,然后再弯曲,每个手指重复10-15次,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手指内收外展:帮助患者将手指尽量向中间并拢(内收),然后再尽量向两侧展开(外展),每个手指重复10-15次。

二、Bobath 握手训练

训练目的

Bobath 握手是一种简单却高效的训练方法,旨在抑制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在中风偏瘫后,患者上肢常出现屈肌痉挛,导致手指屈曲、上肢内收等异常姿势,而Bobath握手可以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动作,激活上肢伸肌,促进伸肌的正常活动,改善上肢的运动模式,进而增强患侧上肢的控制能力,提高手功能的协调性。

操作步骤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置于健侧拇指上方,这是关键的一点,可防止患侧拇指被健侧手指包裹而影响训练效果。然后双上肢伸直上举,尽量抬高,达到头顶上方。每次保持3-5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10-20次,每天进行3-4组。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上肢伸直,避免弯曲。

三、抓握训练

训练意义

当患者手部有了一定的肌肉力量后,抓握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抓握动作是手部使用最频繁的功能之一,如握笔写字、拿杯子喝水等。通过抓握训练,可以增强手部的肌肉力量,特别是手指的屈肌和伸肌力量,同时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抓握动作,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训练方法

准备一些不同大小、形状和质地的物品,如海绵球、木块、塑料瓶等。让患者用患手抓握这些物品,从大而轻的物品开始,因为大的物品更容易抓握,对患者手部力量要求相对较低,随着训练的进展,逐渐过渡到小而重的物品。抓握时尽量保持一定的时间,如5-10秒,然后松开,重复进行。例如,先让患者抓握大的海绵球,感受抓握的动作和力量,适应后,再尝试抓握较小的木块。

四、作业疗法训练

概念与作用

作业疗法是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通过一些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善手功能。它不仅仅是对手部运动功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将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这些活动还能锻炼患者的注意力、认知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等。

具体活动

拼图:准备适合患者难度的拼图,让患者通过观察和思考,将拼图块正确拼接。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用手拿起拼图块,准确地放置到相应位置,从而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形状认知能力。

搭积木:患者将积木一块一块地搭建起来,可以按照一定的形状或图案搭建,如搭建一座小房子。搭积木可以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和空间感知能力,同时培养患者的耐心和创造力。

编织:使用毛线和编织针,让患者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如编织围巾的边缘。编织过程中,手指需要不断地进行绕线、挑针等动作,能够有效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剪纸:患者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等。剪纸活动可以提高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让患者感受不同形状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疗法项目,每次训练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进行1-2次。

五、感觉训练

感觉障碍影响

中风偏瘫患者手部往往伴有感觉障碍,如触觉减退,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物体的形状、质地;温度觉异常,可能对冷热的感知不灵敏,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这些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操作能力和生活安全性,因此感觉训练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训练方式

触觉训练:用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毛巾、砂纸、丝绸等)轻轻摩擦患者的手掌和手指,让患者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例如,先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再用粗糙的砂纸轻轻摩擦,询问患者的感受,每次每种质地摩擦1-2分钟,交替进行。

温度觉训练:准备一盆冷水和一盆温水(水温要适宜,避免烫伤或冻伤患者),将患者的手部先放入冷水中浸泡3-5秒,然后迅速放入温水中浸泡5-8秒,如此交替进行,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进行1-2次,帮助患者恢复对温度的感知能力。

中风偏瘫后手功能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同时要注意训练的安全性,避免过度训练造成损伤。

相信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中风偏瘫患者的手功能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龙映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