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傣族泼水节傣语为“比迈”,意为新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放假3天!阿昌等族同胞都过这一节日,大家泼水、赶摆,还有章哈演唱,孔雀、白象舞的演出,非常精彩!


②苗历岁首即为苗年,一般在秋收完毕时举行,黔东南州全州放假一天。人们会走村串寨,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喝串寨酒、赛歌,一直到早春二月的“翻鼓节”。


③彝历新年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放假7天!彝族同样有祭祀祖先、宰杀年猪、敬奉祖灵、走亲戚的活动,还会郊外野炊、游艺竞技,共庆新年。


④水族端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目前还在考虑是否放假1-2天。端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和赛马,也会进行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青年人们还把这盛大的聚会看成是物色情侣的好机会。


⑤图为土家摆手舞。土家年吃团年饭的时间先于汉族春节一天,因此又被称作“赶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休假一天。走亲拜年、唱梯玛歌、演毛古斯,还会做舍巴,也就是摆手舞,同样被列入了非遗名录。


⑥图为诺鲁孜节叼羊。春分时的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新年,放假时间在9天-14天左右!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在一起赛诗、歌舞、叼羊、赛马,迎接新年的钟声。


⑦图为侗年长桌宴。侗年是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十一日,一般会放假一天。最重要的仪式是“斗莎”,就是唱祭祖歌;各家摆上长条桌,端出米酒、腌鱼、腌肉,拼菜成席,主客混坐,且歌且饮,是侗年最为隆重的待客礼俗。


⑧羌历年也叫日麦节,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放假5天!羌族同胞会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在草坪上围成圆圈“跳喜庆沙朗”,开饮咂酒,互赠美食,共祝新年,纵情狂欢,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⑨藏历年是藏历元月一日到十五日,放假7天!藏族同胞们会做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和家人团聚,祭神,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四时顺遂!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