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人们走亲访友,经常聚会。因此要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怎样防范流感?怎样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可能性?呼吸道传染病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基本知识,能让我们的呼吸道更加健康。
呼吸道长什么样?
要了解肺,首先就要了解呼吸道。呼吸道是从鼻子开始,再到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 肺泡。肺就像倒立的一棵大树,我们可以看到“树干”、“树枝”,“树枝”再继续分成更细的"小树枝",再到肺泡,就像梧桐树一样,肺泡就相当于“树叶”。从气管分级到肺泡,一共有23级。肺的功能主要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气管支气管主要是通气功能,肺泡主要是换气功能,肺泡主要是气血交换的场所,它把吸入的新鲜氧气供给血液,保障心脏、脑、肝脏等全身器官正常工作。同时把我们人体代谢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通过气道排出,人能精力充沛得益于完善的供氧及排废气系统-肺。所以说,生命在于一吸一呼之间。
因为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它可以有外患、内忧。“外患”就是外界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霉菌等感染,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到达咽喉、气管、肺等。此外还有空气污染物,如PM2.5。抽烟也会对肺产生非常大的伤害。至于“内忧”,既然肺与全身的血液、淋巴管相通。如果血液中它有病原,各种细胞因子、毒素都会引起肺部损伤。
你真的了解流感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对患者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首先,假如是一般的流感,轻型流感,一般三五天就能恢复。假如是流感肺炎,需要积极治疗,有的体弱老年人需要住院。如果是重症、危重症,就必须住院。第二,虽然流感是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但还能引起肺外并发症,例如病毒性脑炎、心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危及生命。
流感病毒长什么样?
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为80到120微米,有时也可以呈丝状。它的外表有很多像小棒、小钉子状的东西,是病毒的各种抗原。“核酸监测”所检测的核酸,在病毒的核里,是病毒复制的基本所在地。
流感对乙醇、碘伏等常用消毒剂非常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56摄氏度下加热30分钟即可灭活,所以提倡开窗、晒太阳、消毒。
流感怎样通过呼吸道发病?
由于接触了流感患者、隐性感染人群或携带流感病毒的物品,流感病毒会通过口腔,进入鼻咽部,到达咽喉。然后病毒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即呼吸道上皮细胞),在那里大量繁殖(转录和复制)。
病毒根据其自身的基因,利用人体正常细胞提供的物质,不断复制病毒,呈指数级增长,最后导致感染的细胞死亡。病毒的表面像钉子或棒棒一样,就像毛栗子,表面有很多尖尖的东西。假如病毒触到正常细胞,就容易趁虚而入。病毒进到人体后,体内产生会一些信号,信号分子召唤身体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准备跟病毒战斗。在战斗过程中“炮火连天”,人就会发热,会肌痛、腰痛以及喉咙痛等等。少数病人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循环功能下降以及脑病,呼吸困难乏力意识不清、说胡话。在这个季节,假如出现这些症状,首先要考虑有没有流感的可能性。
流感如何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对于五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患基础病的人、孕妇,在这个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护。
流感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七天,大多数是两到四天,具体因人而异。
流感症状分两方面,一个是全身症状,另一个是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咽喉痛,以干咳为主。具体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老年人表现为不想吃饭、乏力,意识淡漠。对于儿童乙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
明确诊断需要流感病毒抗原核酸等监测。
流感分轻、中、重、危重型。
一般来讲,假如是年轻人,没基础疾病,没有并发症的,可能只是上呼吸道感染,3-5天就能缓解,但咳嗽、乏力症状持续时间会长一点,不是三五天就能完全康复的。
至于中型患者,往往是流感肺炎。假如有基础病,症状比较明显需要住院治疗。
怎样判断是不是重症呢?假如家里有老人小孩,可以在家用氧饱和度仪测氧饱和度,平时的氧饱和度一般在98、99。哪一天感觉全身不舒服,测出氧饱和度是93,那就要注意,这可能是重症信号。
危重型就是上气不接下气,呼吸困难严重,全身情况非常不好。
流感诊断与并发症
流感要早识别、早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假如出现症状,就要注意流行病学史,即在七天之内在没有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病人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比如两米之内的接触、共餐等。如果有则感染风险比较大。
流感跟普通感冒有什么不一样?
感冒一年四季都有,流感往往是季节性的,流感的季节在南方省份大概是11月到次年3月,夏天有小高峰;北方基本是在冬天。
打个比方,流感像是老虎,感冒像猫,都是猫科动物。但“老虎”来势汹汹,杀伤力大;“猫”最多叫两声,没什么威胁。
流感如何治疗?
流感治疗原则:
诊断流感首先要跟家人、朋友隔离。治疗第一是对症治疗,头痛、发烧、咳嗽,可以吃一点退烧药。什么时候要吃退烧药?一般是体温在38.5度以上。对老年人则不一定,因为他们在38度时可能已经非常难受。可以根据情况吃止咳、化痰药等。同时咳嗽有保护呼吸道的作用,通过咳嗽把病毒以及粘液、细菌咳出体外,让肺部变得清洁。
第二是抗病毒治疗,最佳治疗时机是48小时内,可以迅速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重症病人不要等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不要等到病毒检测结果再治疗。轻症病人可以明确诊断后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6个月以下的婴儿、家庭成员以及看护人员。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应不迟于48小时内用药,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和马巴洛沙韦等。
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经常通风,在冬天可能因为开暖气或怕冷,开窗时间变少,但该开时还是要开,保持通风。在密切接触人群的场所,比如车站、人群拥挤时,应该戴上口罩。在任何季节都要避免接触生病或者死亡的动物,包括野生鸟类。春节期间,宰鸡宰鸭时要注意戴口罩。
(作者:应可净,浙江省呼吸防办副主任、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本文根据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周四夜学内容整理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