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证实在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附近存在“超级地球”。这一成果为未来寻找可能适合生命生存的类地系外行星提供了更多线索。

什么是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也被称为超级类地行星,是一类巨大的类地行星,通常由气体和岩石组成,其质量可达地球的数倍以上。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类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

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HD 20794 d,质量是地球的6倍,距离地球约20光年,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它的轨道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内,这意味着它与恒星的距离合适,其表面能维持液态水存在液态水是生命所需的一种关键成分

据新华社报道,这颗行星最早由牛津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迈克尔·克雷蒂格尼尔博士于2022年发现。克雷蒂格尼尔博士在分析智利拉锡亚天文台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光谱仪记录的存档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候选系外行星信号,但由于信号微弱,无法确认其具体来源。

在过去20年里,数以千计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但绝大多数不符合“超级地球”的条件: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或无法拥有像地球一样的自然环境。而此前“红极一时”、被认为拥有7颗类地行星的TRAPPIST-1系统,最新研究显示,它们可能受到频繁和强烈的辐射,使原始生命难以立足,而且其中一颗也并非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

(注:

TRAPPIST-1行星系统的主星是一颗红矮星,比太阳更小且温度更低。但它却拥有七颗岩质行星,大小介于火星和地球之间,其中有三到四颗位于宜居带内,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再加上TRAPPIST-1距离地球相对较近,仅有约40光年,因而这一行星系统成为科学家搜寻外星信号的热门目标。

2024年10月16日,美国SETI研究所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射电望远镜,搜索了40光年外的恒星系统TRAPPIST-1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通讯信号。)

新“超级地球”未来会适合人类居住吗?

为验证此次发现的HD 20794 d的信号,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HARPS及同样位于智利的岩石态系外行星和稳定光谱观测阶梯光栅光谱仪(ESPRESSO)在过去20年里记录的高精度数据。研究人员表示,要将行星信号与背景噪声和仪器差异区分开来,需要先进的处理方法和细致的分析。通过结合两台仪器的结果,研究人员最终证实了这颗“超级地球”的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颗行星位于相关星系的宜居带,但现在判断它是否能孕育生命还为时过早。与大多数行星不同,HD 20794 d的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这使得它与恒星的距离会有较大变化,即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会从宜居带的外缘移动到内缘。不过,研究人员认为,HD 20794 d将为未来探测太阳系外生命迹象的太空项目提供宝贵的测试案例。

综合来源:新华社、科技日报等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