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庆团圆,暖心又暖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新年!”年夜饭桌上,红烧鱼热气腾腾,饺子一口满嘴香,表哥举着酒杯吆喝:“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走一个!”春节的酒,盛满了一整年的思念与祝福。喝的是喜庆,聚的是亲情,当高兴之余的喝多难免,暖心暖胃的恢复也要安排上。
这份权威指南+生活智慧的“解酒锦囊”,希望我们喝得尽兴、醒得舒坦——毕竟,过年的意义,是带着满满的元气,迎接新年的朝阳!但还是不要贪杯为好!


一、“解酒误区”,不踩坑!
A.“浓茶解酒?当心越解越虚!”No!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专家共识提醒:茶中茶碱虽能利尿,却会让未代谢的乙醛(酒精代谢上头的元凶)直冲肾脏。大过年的,咱可别让腰子过度“加班”!
B.“强行催吐?不如放下酒杯!”多喝点水。
有时,抠喉咙催吐易导致胃酸逆流,桌上食道。食道灼伤的感受和风险会比收不到红包还酸爽!
C.“解酒神药?有时不如一碗温暖的汤!”
酒精对肝脏有损伤,有些解酒药号称能保肝、护肝,加速酒精的代谢,实际上大多言过其实,“治标不治本”。三叔从海外代购的“秘方”,可能还不如二姨熬的小米粥、甚至平常喝的牛奶管用!


二、科学解酒四部曲,全家老小的点赞!
Ⅰ.第一步:举杯前的“小聪明”
开席先吃两勺酸奶或半碗杂粮饭,或者一块红烧肉,给胃穿层“防护衣”。
白酒可以兑温水,红酒也可加冰块,既能跟上干杯的节奏,又能让肝脏“轻松上阵”。
Ⅱ.第二步:酒后“解酒三宝”
①蜂蜜温水:过年甜蜜
在果糖与酒精代谢的关系一文中,显示果糖可轻度加速乙醇代谢(约10-15%)。有时,一口蜂蜜!也是春节暖心的呼唤。
②葛根红枣或者多喝点水:传统智慧
葛根解酒毒,红枣补气血。全家人一起煮一点,喝完也能陪家人写写福字。
③热毛巾敷手腕:妈妈的关心
用温热毛巾敷手腕内侧(中医内关穴),缓解恶心头晕。老妈一边唠叨一边递毛巾的画面,比什么都来的治愈。
Ⅲ.第三步:安睡指南,安心入睡
侧卧姿势:中华医学会专家共识则强调,侧卧防窒息,还能避免压坏你新买的真丝睡衣。
床边的“守护三件套”:温水壶、保温毯、小夜灯,贴心程度堪比“暖宝宝”。
Ⅳ.第四步:次日的“满血回归”
早餐:早上来点白粥,小米粥,又或蒸苹果等,让肠胃舒服,也能收下奶奶塞的第五个红包。
午后:全家散步逛逛庙会,阳光也会加速酒精的代谢,顺便消食备战下一顿的年夜大餐。
夜晚:泡脚水里不妨加点香艾,驱寒助眠,也为新一年的奋斗“蓄满电量”。


三、团圆新主张:敬酒不如敬健康
“感情深也不必一口闷!”《柳叶刀》的全球酒精研究指出:酒精的安全剂量最好为零。“喝不动了?走!带娃看点烟花去!”
最后:健康是团圆最好的底色
在这个春节:
老爸微醺时哼起的歌调
老妈偷偷倒掉杯中小酒的“动作”
零点钟声响起之刻,全家人健康的温暖。。。
一年又一年,酒杯会空,宴席会散。但科学与健康,于我们的团圆笑声一年会比一年强!
(最后的小贴士:如果饮酒,请选择正规代驾,平安到家也是回家近路!)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急性酒精中毒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30(1):6-10.
3.Thieden HID, et al. Effect of fructose on ethanol metabolism in man. Acta Pharmacol Toxicol (Copenh). 1972;31(6):505-514.
4.张某某等. 葛根解酒活性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8):1892-1898. 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115.401
5.Min Wang. Et al. Elevated Fructose and Uric Acid Through Aldose Reductase Contribute to Experimental and Human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Hepatology.2020.
6.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2018;392(10152):1015-1035.

来源: 紫龙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