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青少年宫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拥有青少年科技展览馆、儿童科普剧场、天文台、天文展厅、综合厅及各专业活动室,设置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2024年完善科普组织领导,形成青少年宫主任带头抓,分管副主任具体抓,青少年宫科普部落实、实施科普工作格局。科普工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科普工作制度。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教资源优势,全面履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职责,面向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230天,接待观众超过1万余人次。科普场所面积3000平米。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2024年为了更好的利用青少年宫科技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于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服务于中小学生科学能力、科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体验来主动接受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中获得科学启迪,助力“双减”。满洲里市青少年宫积极与全市中小学联系,组织了馆校结合 助力“双减”——点亮中小学生科学梦想科普品牌活动。 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 第三中学、第五中学、第六学校、第十中学、第十二学校、东山幼儿园、北区幼儿园3000余名中小学生、 幼儿园小朋友来到青少年宫科技展览馆参观学习。馆校结合 助力“双减 ” 点亮科学梦想科普活动在中小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参与和关注青少年宫各项科普活动。



(四)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1、为丰富市民的元旦假期生活,让更多的青少年体验多样的科普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利用馆内科技教育资源在元旦期间举办了“科普换新年”主题游园会,多“元”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2、2024年1月—5月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第37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公开展示、现场答辩等多环节的激烈角逐,71件作品脱颖而出,摘得荣誉,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5项,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第三小学荣获第三十八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充分展示了满洲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良好成效。

3、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探索气象与未来的联系,满洲里市气象局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走进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开展了气象日主题科普讲座。

4、2024年3月27日来自俄罗斯的青少年打卡青少年宫科技馆,开启“以青春之力,扬友谊之帆”春日研学之旅。

5、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奔赴星辰大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执着的追求,为进一步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鼓励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激发广大青少年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2024年4月—2024年11月满洲里市青少年宫举办了“筑梦无限星空 致敬中国航天”航天科普主题系列活动。

6、2024年5月19日开展“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第34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7、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为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青少年宫组织学生走进污水处理厂开展实践活动。

8、2024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为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和心理预防能力,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和满洲里海关缉私局联合开展“筑牢国门防线 守卫绿色北疆”主题活动,将青少年禁毒教育落到实处。

9、2024年6月30日青少年宫、市科技馆、智乐教育科普基地联合承办第七届满洲里市“智乐杯”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10、满洲里市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都要吸引很多的俄蒙青少年,青少年宫成了他们打卡之地。2024年7月27日,中俄蒙青少年来到青少年宫,他们边参观、边体验、边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在体验互动中,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震撼,深刻体会了科学的魅力。中俄蒙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不仅让俄罗斯、蒙古的青少年们体验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更加深了中俄蒙青少年的沟通、了解和友谊。

11、2024年9月—12月科技教师深入市区中小学结合“和田十二创造技法”系统地向青少年学生讲授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倡导对身边科学问题发现和探究,鼓励具有科学基础的奇思妙想。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大胆思索与创新实践,以此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健康发展。

12、2024年10月13日—10月17日在满洲里市东山植物园组织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观测活动。

13、2024年11月7日,全国政协“科普万里行”走进青少年宫科技馆。

14、2024年12月25日水星西大距,大距期间是观测水星最佳时机。12月27日—28日在满洲里市东山植物园组织了水星观测活动。

在全国科普日、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14个,参与人数2000余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包括科普中国满洲里市青少年宫科普号、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微信公众号。2024年累计发布科普教育活动信息19条,包括科普文章、科普短视频。其中,科普中国满洲里市青少年宫科普号阅读量达12000次,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1700次,有效扩大了科普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青少年宫科技辅导员深入扎赉诺尔区科技馆、第三中学、第十二学校开展志愿服务10次,服务人数600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满洲里市青少年宫有专职科技辅导员4人,统筹安排各项科普活动工作,兼职科技辅导员20人,协助科技展览馆管理工作。2024年科普经费支出约5万元,主要包括第19届满洲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彰,科技辅导员外出培训。

二、特色工作

特色科普品牌名称:馆校结合 助力“双减”——点亮中小学生科学梦想

青少年科学教育是青少年个人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科技场馆开展的科学课程是校内科学教育的有效延伸,学校与科技场馆相结合进行科学教育成为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模式。近几年,满洲里市青少年宫聚焦满足教育“双减”需求,用好科技馆的优质科普资源,不断探索实践“馆校结合”协同育人,助力“双减”落地落实,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新模式,切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满洲里市青少年宫现建有青少年科技馆、天文台、天文科普展厅、满洲里市国土资源展厅、未来教室、科模创客空间、创意木工坊、科普综合展厅、儿童科普剧场等。其中青少年科技馆建有生命健康区、未来科学区、宇宙航天区,展品涵盖多媒体设备、机电互动、模型展示、VR体验、机器人表演、太空舱模拟等多领域范围。青少年宫科教资源设置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满洲里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理想之地。这些科教资源营造出学校无法提供的多元化教育情境,让青少年通过沉浸式的互动实践,获得真实而深刻的体验。青少年宫积极与全市中小学联系,现已与14所中小学联合开展“馆校结合”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


三、问题不足

(一)活动宣传力度有待加强:部分活动的知晓度不高,宣传渠道相对单一,参与人数未达到预期目标。

活动内容的创新性不足:部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群体的需求。

(三)专业人才短缺:在活动组织和讲解过程中,专业人才的数量有限,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工作建议

(一)增加财政拨款逐步淘汰故障率高或公众参观少的展品,添置一些性能好,观众喜爱的展品。

(二)增加工作人员数量,确保观众及设备安全。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