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门诊上的孩子,经常会看到家长给孩子穿的太多了,只是因为**爸爸妈妈觉得小孩子抵抗能力差,禁不住风寒,比较容易感冒,**所以就会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来防止孩子感冒。

其实,这是走进了误区。给孩子穿得多,不一定就能保护孩子不着凉感冒,还可能会经常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里常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去保障孩子的饥与寒呢?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给孩子穿衣,只需要做到**“三个要暖,两个要凉”**的原则。就能保护孩子免受感冒的侵扰。那“三个要暖,两个要凉”分别指的是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三要暖”

首先,肚子要暖。我们大多数人的脾胃是经常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一旦肚子受凉了,就容易出现不爱吃饭、拉肚子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把孩子的肚脐,也就是中医里讲的**“神阙穴”保护好**。给孩子穿的衣服,上衣要足够长,裤腰也要高一点,目的为得就是把孩子的肚脐保护起来。

**其次,背要暖。**背部的保暖很重要,这是因为背部是我们阳经经过的地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都在后背上。后背的保暖要怎么做呢?首先衣服要护到大椎穴。大椎穴在哪里呢?大椎穴在我们脖颈下第七个颈椎棘突下面,也就是我们常说容易长富贵包的地方。大椎穴是身体阳经交汇的地方,也是容易受寒的地方,所以要做好保暖。

**第三,****脚要暖。**俗话说 寒从脚起,因为脚部的脂肪层比较薄弱,所以脚上穿袜子要穿到的足够高的地方,最好是要护到三阴交的位置。三阴交又是在哪里呢?三阴交在内踝尖上,小朋友4指的位置。也就是内踝尖上3寸的位置,三阴交是三条阴经交汇的部分,所以要做好保暖。

“两要晾”

头部要凉。头部要凉的原因是因为头部是诸阳之汇,所有的阳经经脉都汇聚于头部,而且身体热量的1/3都由头部来散发。所以当要带孩子外出且有大风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带一顶帽子,平时居家的时候,或者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就不要在头上裹的太多了。

心胸部要凉**。**因为心火容易上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中医里心脏属于火脏,肾脏属于水脏,要达到水火济济聚于中焦,才是一个理想的阴阳平衡的状态。

穿衣法则

我们日常穿衣的时候,可以借鉴26度穿衣法则或者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式穿衣法:**内层衣服,舒适透气;第二层要达到保暖效果;第三层防风防水。

来源: 西南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