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普服务及活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是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有着悠久的历史,由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以及1941年成立的中央林业实验所等近代卓有成就的生物、工业和林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于1957年3月14日正式成立。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涵盖木材性质与应用、木基复合材料、木材化学利用、木(竹)结构、智能制造等,是林业系统第一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同时是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成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截至2024年12月底,全所共有在职职工178(含外聘1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28人。拥有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林草局百千万人才省部级人选9人,国家林草局林草科技创新团队4个、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是一支学科齐全、布局合理、专业配套、结构优化的科研队伍。
在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木材工业研究所积极响应并遵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掘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科技部和国家林草局共同颁发“木材与生活”国家林草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林学会“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木材与人类”自然教育学校、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海淀区教委“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少先队北京市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3个中国林科院科普基地(木材工业研究所 科普中心、木材标本馆和木材科学文创园)等称号。
一、科普资源
科普资源与基础设施包括展示场馆和室外基础设施,依托木材工业研究所现有科研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而成,主要包括: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馆
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展馆总面积1500m2,分为主展区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库,及位于木工楼6层木材标本馆展区。标本馆现保藏国内外木材标本3万6千余号, 9638种,隶1954属,260科;木材切片3万6千余片,约1500种,隶570属,136科;腊叶标本约6000余号;馆藏量居亚洲第一。同时,还研制了“吸管木材年轮”、“透气木材”、“世界最轻木材”、“世界最重木材”、“发香木材”等科普展品。目前开展的“木材认知”科普版块,生动形象地为公众普及了树木生长、认识木材以及可持续利用木材等科学知识。
2. 国家林草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
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占地总面积约8500m2,是原林业部1995年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场馆,开展“木材利用”主题科普活动,包括木材与科学(木材与四大发明、木材与计算科学、木材与测量科学、木材与计时科学、木材与能源科学五个方面)、木材用途(包括衣、食、住、行和艺术五个方面)、木材加工利用(从钻木取火、古老传统木材加工技术到现代木材加工技术)、木材利用新技术(木材海绵、超强木材、透明木材、木材防火、功能改良、防腐抗菌等方面)等。为公众普及了木材加工技术发展、木材利用新技术等科学知识。
3. 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VOC实验室
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占地总面积约1500m2,成立于1988年8月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第一批授权成立的国家质检中心,挂靠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是木竹产业领域的国家级专业检验机构。科普主展馆“VOC实验室”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甲醛、VOC等检测设备,为行业和社会民众提供检测、咨询等全面服务。依托本场馆开展“木质家园”主题科普活动,拥有家具、人造板、木质复合材料、木材、竹材、木地板、木质门窗、橱柜、护墙板、壁纸和楼梯等木质产品的质量检测科普条件设施,传播了木竹产品及其环保性能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倡导社会公众坚持绿色可持续消费理念,提升全社会使用绿色家居的环保意识。
4. 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门营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6000m2(40亩),建筑面积9500m2。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国家计委1995年批复建设,2021年优化整合后纳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林草局主管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科研-科普-孵化相结合的平台。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设立“木文化”科普版块,包括伍德木工坊、木材加工机械馆、文物建筑木结构展馆等室内科普展馆,以及木竹建筑公园、木材野外试验场等室外科普场所,为社会公众普及传统木文化、木文化创意、木材与人类文明发展等科学知识。
二、科普队伍
设立科普办公室,所长任组长、分管所领导任副组长,归口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技处。
组织机构图
建立由“木材认知”“木材利用”“木质家园”和“木文化”4个科普板块组成的科普团队20余人,其中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首席科普专家,指定1人专门负责本部门的科普工作。此外还组织和培训研究生等15人担任科普志愿者。定期对科普兼职人员、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知识与科普技能专项培训,参加培训人员150人次,提高了科普工作人员科普技能和服务水平。
三、科普活动
在保障科研任务完成、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所有科普场馆对外开放。 现有科普场馆免费对外开放,需提前1周预约。DIY制作类科普活动,视情况收取一定成本费,制作好的作品可以带走。近年来利用科普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年接待参观5000人次,接待培训交流2000人次,接受检测鉴定2000批次,接听消费者咨询电话1000余次。主要科普活动有:
1.“木材认知”科普活动
依托馆藏量居亚洲第一的木材标本馆开展“木材认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木材科学发展、木材标本社会价值、国内外重要商品木材、濒危珍贵树种保护、考古木材保护、木材识别新技术、木材性质与功能等,获得了良好的科学知识传播效应。展示“吸管木材年轮”、“透气木材”、“世界最轻木材”、“世界最重木材”、“发香木材”等科普展品,生动形象地为公众普及了树木生长、认识木材以及可持续利用木材等科学知识。每年举行科普活动150次,接待人员1200人次。代表性活动:
2. “木材利用”科普活动
依托国家林草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开展“木材利用”系列科普活动。发挥重点实验室科研强项,开展木材与科学、木材用途、木材加工利用、前沿技术等专题科普。通过实地参观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学仪器设施、科技成果,以及参与实验室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了解木材利用相关知识。每年举办科普活动10 次,接待人员300 人次。作为主讲嘉宾参加由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第八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宣传教育分会联合举办的“科普中国”林业和草原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并作“从'钻木取火'到木材科学前沿技术”科普报告。来自北京八中、五十五中、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牛栏山第一中学、密云二中、平谷中学等学校的20名“翱翔计划”学员和10名指导教师参加了活动。场外6万余人次参与线上活动。
3. “木质家园”科普活动
依托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木质家园”系列科普活动。,以“绿色健康”为科普重点,内容涵盖:木竹产品主要质量要求、木竹产品现行标准、木竹产品常规测试方法,木竹产品甲醛释放量、木竹产品气味、木竹产品选购注意事项,木竹产品保养注意事项等。关注木竹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传播木竹产品及其环保性能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倡导社会公众坚持绿色可持续消费理念,提升全社会使用绿色家居的环保意识。通过现场参观与交流、开展消费者公益电话咨询活动,提高公众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水平,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每年举行活动10 次,接待人员3000人次。
4. “木文化”科普活动
依托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独有的科普资源开展“木文化”系列科普活动,属于科普自创品牌,可针对不同人群可进行定制。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专题讲座:**发挥科研院所优势,进行科普宣传,配以讲解,视频图片,将专业知识通俗化,具象化,可视化。
展览讲解:展览以展示收集的传统木工工具、古建筑木材标本、传统木工机械和相关图片为主,以供大家近距离观览,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方式科普木材科学知识。
动手实践: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目的的人群,开发了一系列木工课程,包括“鲁班锁”、“木拱桥”、“榫卯凳”等。
5. “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科普活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2020年获批北京市教委“第七批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称号。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归口各区教委管理后,连续获批海淀区教委“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称号。定期发布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活动课程项目单,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100多场,接待学生3000多人。
此外,科普中心老师还受邀到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等学校,举办认知木材与榫卯文化等主题科普教育实践课程5次。
四、特色与创新
成果融入科普:将研究成果融入科普,新技术、新材料融入生活
拓展科普对象:政府部门、消费者、研究生、大中小学生
贴近人们生活:木家居、木家具、木文化、木用品、木建筑
自创特色科普:可定制的木作制造DIY科普活动等趣味性、参与性科普节目
供稿:高瑞清
注: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普及项目(2024133311)资助
作者简介:高瑞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研究员,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以及科研、科普管理工作。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