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皮肤容易出油

脖子、脸上长起了小颗粒

摸起来疙疙瘩瘩

有的还轻微瘙痒

只要摸到

忍不住想马上扣掉

等等!

有的“颗颗”不能扣

扣破了很可能会传染

今天

我们把皮肤上

最易混淆的几个小颗粒说清楚

(文末有横向对比表格哟,滑动直接看最后!)

01

皮赘

不具有传染性,不需要特殊处理。

皮赘是因为局部皮肤摩擦、皮肤老化、脂代谢异常等引起,摸起来是柔软的,圆钝钝的,轻微带蒂的感觉。

它是脖子上最常见的小疙瘩,容易被当作“丝状疣”。

如果考虑美观问题,可以电离子或者二氧化碳激光一颗一颗去除。

治疗后注意保湿、防晒、减少摩擦、控制血脂即可减少新发。

02

丝状疣

具有传染性,跟HPV病毒感染有关。

因为形态呈丝状故而得名,和皮赘的表现不同在于,丝状疣的丝状不带蒂,且顶端具有疣状改变引起的粗糙感,大多情况下它不容易复发。

如果比较分散,只有几颗且形状不大,可以点涂咪喹莫特或者维A酸类软膏,坚持到它脱落。

如果生长较多,建议激光去除,快速便捷,减少传染性,毕竟药膏没能把它涂掉,说不定已经传染到身体别的地方了。

03

扁平疣

具有传染性,同样跟HPV病毒感染有关。

因为呈现形态表现为皮肤上的扁平褐色或者肉色改变,故而叫扁平疣。

如果只有几颗,可以点涂咪喹莫特或者维A酸类软膏,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比较多,则建议医院激光或者冷冻去除。

如果很密集且持续时间较久,位置处在影响美观的部位(比如面部),为了避免激光或者冷冻后可能的色沉、色减、疤痕问题,可以选择光动力治疗。

04

脂溢性角化

不具有传染性,脂溢性角化是皮肤老化的表现。

大多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等暴露部位,长期日晒或者日晒较多的人更容易发生,表现为大小不等深褐色的扁平皮损,表面粗糙角化,有的会瘙痒。

可以进行液氮冷冻、电离子/二氧化碳激光、电刮等治疗,如果特别大的也可选择手术切除。术后注意保湿、防晒,延缓皮肤衰老,减少新发。

皮肤上出现成一片一片的小颗粒,记得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在家如果对着镜子还是拿不准,就上医院来检查,治疗之后要注意皮肤卫生!

END

来源: 郭生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