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身边有人突发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那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因为病人很有可能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定义和病因
娄底市中心医院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病变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约占70-80%。
这种疾病非常危险,死亡率超过一半,最大的风险是可能随时再次破裂出血,动脉瘤一旦再次破裂,死亡率会更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高发人群及临床表现
高发年龄段是40-60岁,有动脉瘤、高血压、吸烟、酗酒、家族史情况的人群。
主要症状包括:
1.突发剧烈头痛: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突出的症状,患者常形容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疼痛可能迅速达到顶峰,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2.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多为喷射性呕吐。
**3.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精神错乱,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
**4.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僵硬、颈部疼痛等,这是由于血液刺激脑膜所致。
**5.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眼睑下垂等症状体征。
三、诊断与检查
1、头颅CT(首选方法)
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脊液(CSF)检查
CT不能确诊时,可腰穿检查,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表现;
3、血管影像学检查
脑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用于筛查、随访、不耐受DSA。
四、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一般治疗:**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和避光,避免用力和情绪波动。同时,需要应用镇静、镇痛、镇吐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来减少出血,并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使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使用解痉药物来预防血管痉挛;
**3.手术治疗:**对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行微创血管介入弹簧圈栓塞术,或外科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以及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五、健康指导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控制危险因素和定期体检。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
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对于有动脉瘤或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动脉瘤。
要保持平静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血压波动过高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要避免重体力劳动、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及平衡膳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娄底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胡新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娄底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