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热搜出现“每年体检的36岁男子被查出胰腺癌晚期”的话题。该男子常运动且每年体检,因皮肤和眼球发黄、食欲不振就医,却被确诊胰腺癌晚期,结果令人诧异。话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胰腺癌”对多数人来说陌生且令人惧怕。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蒲群旺介绍,胰腺癌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有“癌中之王”之称。其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难、进展快、生存时间短,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前十。

一、胰腺癌具有哪四大征兆?

1、腹部不适

胰腺位于腹腔,被其他器官环绕,其内外分泌功能影响人体血糖与消化。患胰腺癌时,可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腰背酸痛等消化症状,易被误认成肠胃或胆囊疾病。

2、黄疸

胰腺癌致胆道出口梗阻,胆汁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发黄,尿色深如茶色、大便陶土样、皮肤瘙痒等症状,是胰头癌主要表现。

3、消瘦乏力胰腺癌发展迅速,肿瘤消耗大量能量,加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80 - 90%患者早期有消瘦乏力症状。

4、疼痛

随病情进展,肿瘤增大侵犯腹腔神经丛,引发持续性腰痛和腹痛。

二、胰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胰腺癌病史或携带易感基因者,属高危人群。

2、新发糖尿病

过去两年内首次确诊糖尿病,是胰腺癌警示信号。

3、慢性胰腺炎

长期患慢性胰腺炎,会增加患癌风险。

4、胰腺囊性肿瘤

部分胰腺囊肿可能癌变。

此外,吸烟、过度饮酒、肥胖、高脂高蛋白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胰腺癌风险增加有关,有这些习惯者需提高警觉。

三、胰腺癌如何早期诊断?

为了解自身健康,建议定期针对性体检。有高危因素者,可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 CA19 - 9 是否升高,进行上腹部常规核磁共振或 CT 扫描,以便初步判断胰腺状况。早期发现异常并尽早就医,可提高患癌存活率。

四、胰腺癌治疗方法与预后

胰腺癌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支持治疗等。

1、手术切除

是首选,早期术后生存率显著提高,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术后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辅助。

2、化疗

重要辅助手段,常用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等药物控制癌细胞生长扩散,延长生存期。

3、放疗

利用放射线局部消灭癌细胞,常与化疗结合,可缩小肿瘤、缓解疼痛。

专家提醒

**蒲群旺主任提醒:**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避免过度肥胖。有胰腺癌家族史、慢性胰腺炎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身体出现上述可疑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明确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田娟 唐罗曼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