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不一会儿就昏昏欲睡。特别是午饭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你有过这种情况吗?其实,这是一种“晕碳”的表现。

**晕碳,**用以描述人们在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之后,身体出现的短暂性困倦、乏力、甚至头晕的现象,这也被称为“餐后嗜睡”或“食困”。那么,“晕碳”有科学依据吗?这种身体反应是正常的吗?

“晕碳”本质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我们体内多种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在于饭后血糖升高引起的激素水平波动。

但频繁的餐后嗜睡可能暗示着我们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适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科学缓解“晕碳”,可以试试这样做:

控制碳水摄入

优选低GI食物(即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粗粮,以及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它们能缓慢释放能量,稳定血糖;增加膳食纤维,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延缓胃排空,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均衡蛋白质,适量摄入鱼肉、禽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有助于维持饱腹感,还能平衡营养摄入。

调整进食顺序

吃饭时按照先吃蔬菜(膳食纤维),再吃鱼肉蛋奶(蛋白质与脂肪),最后吃主食(碳水)的顺序,对我们的餐后血糖更有好处,也不容易长胖。

饭后适当运动

饭后散步10分钟,就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让人更有活力,还有益于血液循环,加快消化过程,缓解饭后困倦。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来源: 科普海南